放大圖片
博士義工郭敏為外國記者提供服務。葛沖 攝 【文匯網訊】(記者 葛沖 烏法報道)藍綠色套裝,陽光燦爛的笑容,在烏法峰會上,五百名精挑細選的義工,亦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據說,此次烏法峰會志願者報名工作也空前熱烈,共收到1萬多份報名申請,其中多數來自中國、伊朗、土耳其和非洲一些國家在烏法高校的留學生,最終只有500人會被選拔為志願者。而這其中,就有25個年輕的中國面孔。
「春成!」昨天下午,春成第一次見面,是到新聞中心借轉換插頭。雖然我不停用手比劃,但漂亮的俄羅斯義工,可能還是沒聽懂轉換插頭的英文,但聰明的她,立刻喊來了救兵——中國義工杜春成。
義工杜春成是一位大三學生,到烏法的大學當一年的交換生,本來今年夏天他的交換生計劃已經完成,但為了參加烏法峰會,他又多留了四十五天。細心的他說,「之前遇到過其它記者也忘記帶,卻幫不上忙,所以今天專門把自己的一個插頭帶來了。」他說,「參加大型峰會特別鍛煉自己。」
另一位中國義工郭敏家在黑龍江,是一位正在烏法讀石油地質專業的博士,俄文、英語都很流利,她說,烏法峰會義工的報名和選撥,從去年九月就已經開始,但直到今年六月才最終確定。
「主要就是一些行政事務性的工作,比較簡單。」雖然義工的工作對於這位女博士來講是小菜一碟,不過,有時也會有小小的笑話,比如,只要看到黃皮膚的人來咨詢,郭敏就會主動用中文和人家打招呼,但沒想到對方是日本、越南等其它亞洲國家的參會者。
作為中俄人文交流大河中的一滴滴水,中國留學生在融入當地社會同時,也在感受著中俄關係的變化。在俄羅斯生活了一年的春成深有感觸地說,在俄羅斯的一年,切身感受到中俄關係變得越來越好。
巴什基爾國立大學經濟系老師伊麗娜也向媒體表示,中俄關係將更加緊密,交換生會越來越多。她說,雖然前往中國的交換生名額只有20個,但現在已有50多人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