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廣東省委原常委楊應彬病逝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7-26]
     

楊應彬(左二)與夫人鄭黎亞(左一)在廣州接待張發奎夫人劉景容女士(左三)。 楊小楊供圖

【文匯網訊】7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黨組書記楊應彬,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94歲。習仲勳治粵期間,楊應彬升任省委常委兼秘書長,經常陪同習仲勳下鄉調研。

才子

13歲就在陶行知幫助下出書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楊應彬晚年和小兒子楊小楊一家住在廣州東山省委大院一棟老房子的5樓。《詠紅棉》就掛在進門走廊的牆壁上:「南海蒼茫南嶺嬌,東風怒卷粵江潮。百年多少英雄血,濺上紅棉照碧霄。」短短二十幾字,可見作者的故土情懷與革命氣概。去年9月出版的《楊應彬詩詞》中,這首詩被置於卷首,足見作者對這篇作品的自愛程度。

這也導致了一個誤會。有詩人同行公開撰文稱《詠紅棉》是楊應彬的少作。記者向楊小楊提起,楊小楊連連澄清,「這是父親寫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少作不可能這麼老練」。

楊應彬生前位居省部級高官,工作繁忙,社交頻繁,但他也是一名文化人,利用一切閒暇時間創作,尤擅長詩詞和散文。1934年13歲時就在陶行知先生的幫助下出版《小先生的遊記》,到生前最後出版《楊應彬詩詞》,80年間,他先後出版十多部作品集,其中不乏廣受歡迎的暢銷書。

1960年,楊應彬因肝炎復發到上海治療。養病期間,他創作了多篇散文,結集為《嶺南春》,初印4萬本,售罄,又增印17萬本,後又再版好幾次。他曾自問自答地回憶說,「為什麼我在病中能寫些文藝性的東西呢?我想這大概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同時要反映出來的緣故,平時工作都是起草文件,寫調查報告,屬於邏輯思維方面的多,但我很愛好文藝,到了治病和養病時,就想練練筆,搞些形象思維的東西來休息腦筋,這樣寫一寫對恢復健康也有好處,還真有點欲罷不能。」

他與歐陽山、杜埃、吳有恆被譽為「嶺南四大才子」。不過,楊應彬甚為謙遜,他自己說,「作協分會多次邀我開會都不敢去」。楊小楊也回憶,父親從未在家中提起「嶺南四大才子」的名號。

「潛伏」

截獲蔣介石密令救2500多人

詩人、作家,只是楊應彬閒暇創作收穫的頭銜。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有著傳奇經歷、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輩。媒體多次報道,說「他的故事比諜戰片精彩」。

1937年上海抗戰打響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年多的楊應彬奉黨組織指示,在炮火連天的淞滬戰場參加張發奎任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第八集團軍戰地服務隊,是隊中根據周恩來同志指示成立的中共「特別支部」最年輕的共產黨員。他一直堅守到1947年,接到黨的指示才與妻子鄭黎亞離開張發奎部,撤退到香港,成為最後撤離的特支成員。

其間最膾炙人口的是,1946年6月,他截獲蔣介石給張發奎的密令,通過組織電告周恩來、葉劍英,從而挫敗了蔣介石企圖製造第二次「皖南事變」的陰謀,挽救了東江縱隊2500多名骨幹精英。

由於這段經歷流傳頗廣,大眾都以為楊應彬和妻子鄭黎亞專門「潛伏」在張發奎部做情報工作。楊小楊對記者一再澄清說,父母親在張發奎部主要是做統戰工作,按照黨的指示,踐行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路線,做了很多民眾的宣傳動員工作,做了下至普通士兵,上至司令部高層的團結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1985年秋,楊應彬退出省委第一線工作,到了省政協。晚年他曾回憶,「自從抗戰勝利,離開黨的統一戰線工作之後,足足四十年,現在又回到統一戰線工作。在我的革命生涯中,兩頭都搞統戰工作,也是很有意思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許多外商擔心國內的政策會有變化,想投資的不敢來投資,已投資的想撤資,廣東的改革開放面臨嚴峻考驗。楊應彬和政協的同事們一起努力,做港澳政協委員的工作,帶他們到中山珠海參觀考察,告訴他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沒有改變,通過港澳政協委員去做更廣泛的外商的工作。終於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成果,外商投資很快又呈上升勢頭。

但他也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由於工作緊張勞累,楊應彬再次腦梗。「這次腦梗對父親的身體打擊很大,從此落下腿腳不便和吞嚥困難的頑疾」,楊小楊說。

楊應彬一直很關心兩岸的交往和統一大業,他利用原來在張發奎部工作過10年,又是黃埔17期學生的有利條件,無論在政協工作期間,還是完全退下來後,他始終不渝地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張發奎的骨灰遷回韶關始興安放,就是一項重要成果。這件事,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積極的影響。

「秋月特圓圓,白髮遙知丈八千。兩岸山河一帶水,望穿,半世相思四十年。燕築舊簷前,倦鳥遊蹤怎不還?月潔風清良夜永,傳箋,早日歸來看故園。」在楊小楊看來,父親的詩詞創作也是統戰工作的一部分。「父親和台港澳的故舊書信往來,或是出訪東南亞、美國、日本等地,和當地華僑華人相會,都會和他們詩詞唱和,以詩會友,效果比單講統戰的大道理好多了。」

敢做

冒險讓粵早脫饑荒差點被打倒

楊應彬的敏銳和敢言,在廣東政壇頗有影響。他曾自我評價:「我這個人有一個習慣,就是愛發議論。」

「大躍進」時期,楊應彬較早意識到黨的工作存在失誤。楊小楊記得,一個星期天,父母親帶著他們四兄弟要到外面吃一餐,改善一下伙食,於是全家人到了東山酒家,一進門就被告知沒有飯吃;無奈又乘公交車去了南方大廈,8樓餐廳,飯是有,但一看排隊排得那麼長,輪到我們也就沒得吃了。「父親心情十分沉重,連夜趕回省委反映情況,省城糧食告急已經到了多麼嚴重的程度。」

1961年下半年,省裡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過去工作失誤中造成的問題。時任省委第一辦公室(即調研室)主任的楊應彬多次下農村尋找好經驗,聽說清遠的洲心公社有個好辦法,叫做「集體統一安排下的田間管理責任制」,可以解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增量。他經過調研,確認這一辦法可行,遂總結、提煉了這一經驗,得到陶鑄等省委主要領導的認可。但還有顧慮,生怕別人說這是包產到戶,於是戴上「十統一」的帽子全省推廣。

「後來,有人拿這個告我父親是右傾分子,幸好陶鑄保了他,才沒被打倒。」楊小楊回憶說。這次冒險之舉,讓廣東相比其他省份更早地結束了饑荒歲月,也為日後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在廣東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奠定基礎。習仲勳治粵期間,楊應彬升任省委常委兼秘書長,經常陪同習仲勳下鄉調研。

助學

一生勤儉,住院前仍不忘捐款

楊應彬自幼家貧,其母原想讓他學一門手藝,當個裁縫。雖然後來讀書、參加革命,避開了當裁縫的命運,但是勤儉的作風卻一輩子不改。

他生命中的最後30多年,都住在省委大院的老房子裡。省委曾安排他搬新房子,他拒絕了,不容商量;小兒子楊小楊提出把房子裝修一下,也被他拒絕了。「最後,他唯一的妥協就是在他的書房添置了幾個書櫃,他說,不然他的書沒處放了。」

然而,他捐資助學卻頗為大方。楊小楊記不清父母親兩人為家鄉百侯中學和其他貧困山區捐了多少錢,「就在今年5月臨住院前,父親還捐出兩萬元」。

三兒子楊小村講過一件事。「文革」初期,作為紅衛兵的楊小村帶隊查抄區莊附近的華僑新村,決定從抄沒華僑的物品中借一塊手錶,以掌握時間,每人都寫一張借條,用完後立即歸還。這事被父親楊應彬知道了,嚴肅地說:「你們參加革命才幾天,怎麼能拿別人的東西?就算是工作需要,也是不允許的。你回去跟你那幾位頭兒說,就說是我講的,統統退回去!真有需要回家想辦法去!」同時,楊應彬拿出一塊戴了十多年的舊表遞給三兒子,說:「這塊羅馬舊表是我從香港到十萬大山打游擊時,華南分局交通員吳德中送給我的,舊是舊了點,但還能走,你先拿去戴吧。」

「父親對做人的大原則非常嚴厲,不講情面,一直教導我們要本分做人,容不得半點虛假。」楊小楊說。

2013年底,相伴70餘載的妻子鄭黎亞去世,對楊應彬的精神打擊很大。楊小楊說,父親原本善於交流,突然間就變得沉默寡言,直到今年春節後才逐步走出這片陰影。

今年五一節,楊應彬把兒孫們都叫回家吃飯。他興致很高,說我們家族都有長壽基因,叮囑兒孫們要鍛煉身體,自己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席間,有人說:「爸爸要活到100歲啊。」楊應彬爽朗答道:「好!我要超越我的父母,你們要超越我們!」

沒多久,楊應彬病倒住院,看到ICU的醫療費很高,對兒子們說想轉到普通病房。護士說:「楊老,住院費用公費醫療可以報銷,不用您出。」楊應彬卻說:「這麼高的費用,我心不安啊!」

7月13日午後,他停止呼吸。然而,五一節他爽朗答應要活到100歲的那一聲「好」,尚在兒孫們耳邊餘音未了,如今卻陰陽兩隔,不禁令人悵然落淚。

人物檔案

逝者:楊應彬

籍貫:廣東大埔

出生日期:1921年10月20日

去世日期:2015年7月13日

生前職務: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黨組書記等職

      責任編輯:袁虹兒
萬里是鄧小平得力干將 與習仲勳私交甚篤      [2015-07-15]
孟曉蘇:改革從萬里開始 開放從習仲勳開始      [2015-07-15]
「中國話劇皇后」朱琳因病逝世      [2015-07-07]
法學家、民商學泰斗王保樹教授病逝      [2015-06-22]
著名電影導演謝鐵驪因病逝世      [2015-06-19]
蔡國強火藥爆破「天梯」 醞釀21年      [2015-06-15]
習仲勳三護西安古城牆      [2015-06-15]
朝前武力部長病逝 涉攻擊天安號      [2015-05-11]
潘佩璆證實勞永樂病逝      [2015-05-09]
俄二戰老兵:習仲勳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