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社援引日本共同社23日以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三菱綜合材料公司與中國勞工受害者談判團基本達成和解協議,三菱材料將就二戰期間奴役中國勞工的行為道歉,並且向每名受害者或其遺屬支付10萬元人民幣賠償金,支付對像總計3765人。
這將是日本企業戰後支付人數最多的一次賠償。儘管三菱材料此舉有著眼中國市場的考慮,但在日本最高法院8年前駁回中國勞工上訴、造成惡劣影響的背景下,三菱材料決定道歉和賠償,可以給其他曾經奴役中國勞工的日企提供一個良好的啟示。
賠償金
每人賠償10萬元人民幣
共同社援引數名消息人士的話說,雙方準備於近期在北京簽署這份和解協議。三菱材料將在協議中承認,其前身三菱礦業公司及轉包商接收3765名遭強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強制他們勞動,侵犯他們的人權。
為此,三菱材料將向受害者及其遺屬表示「痛徹反省」和「誠摯歉意」。除以基金形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10萬元人民幣賠償金外,三菱材料還將花費1億日元(約合502萬元人民幣)建造一座承諾不再犯相同錯誤的紀念碑,花2億日元(1004萬元人民幣)調查下落不明的勞工及其家人或後代。
共同社報道,3765名受害者中,三菱材料現階段掌握受害者本人或其遺屬信息的大約1500人,其餘受害者下落不明。如果最終尋獲所有受害勞工信息,三菱材料支付的賠償金等費用將接近80億日元(4億人民幣)。
消息人士說,三菱材料和中方談判團均認可,這份和解協議將是最終和解協議。
如今在世倖存者不足20人
中國勞工受害者及其家屬或遺屬2013年3月組成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材料的和解談判,希望趁受害者還在世時為他們討回尊嚴。當初被強擄至日本、遭原三菱礦業等奴役的中國勞工,如今在世的倖存者不足20人。
中方談判團起初由4個團體組成,其中一個代表37名受害者的團體去年2月向北京市一家法院提起索賠訴訟。今年2月退出和解談判。中方談判團現在的3個團體代表大部分中國勞工受害者。
以此改善在華商業環境
三菱材料的高級管理人員本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市向將近900名二戰中在原三菱礦業被強迫勞動的美軍戰俘倖存者或遺屬道歉。中國專家們呼籲,包括三菱材料在內,日本企業在二戰期間犯下很多罪行,選擇性道歉不是正確對待歷史、反思錯誤的表現,這些企業應該一視同仁,向美國、中國、韓國等相關國家的所有受害者道歉。
共同社說,此次三菱材料之所以決心和解,估計也是考慮到今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希望通過與中國勞工和解,獲得中國民眾支持,從而改善商業環境,在中國市場開拓業務。
三菱材料給其他曾經奴役中國勞工的日本企業提供了啟示。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應為解決強擄中國勞工問題作出積極努力。
謝罪書
日企首份謝罪書將公開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24日公開三菱公司給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徵求意見的謝罪文案。這份謝罪文案將於8月15日前公開,這將是日本企業首次向中國二戰受害者謝罪,是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一個實質性進展。
2014年6月,日本三菱公司就與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及遺屬聯誼會交涉,就二戰期間非法強擄勞工謝罪問題進行磋商。歷時一年半,目前已就謝罪文案及相關賠償內容取得基本共識。三菱公司將給予中國勞工或其遺屬每人10萬元人民幣謝罪金(補償,非賠償金)。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23日獲悉這份謝罪文案。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和三菱談判的代理人朱春立女士,證實了三菱謝罪文一事。
童增透露,在三菱公司和中國受害者團體簽署協議後,相關謝罪內容將正式對外公佈,謝罪金屆時也將發放。協議簽署時間大概是今年8月15日前。
這份謝罪文中,三菱公司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根據日本國政府內閣《關於向日本內地輸入華人勞工的決議》,約39000名中國勞工被強擄至日本。敝公司前身的三菱礦業株式會社及其承包公司(包括三菱礦業株式會社子公司的承包公司)接受其中一部分3765名中國勞工到其作業場所,強迫其在惡劣的條件下勞動。其中,多達722名中國勞工身亡。這一問題至今尚未最終解決。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三菱公司在謝罪文中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敝公司坦誠地承認各位中國勞工人權被侵犯的歷史事實,並表示深刻反省。各位中國勞工遠離祖國及家人,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承受了巨大的磨難和痛苦,對此,敝公司承認作為當時的使用者的歷史責任,向中國勞工及其遺屬真誠地謝罪,並對身亡的各位中國勞工表示誠摯的哀悼。
謝罪文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敝公司承認上述歷史事實及歷史責任,並且從為今後日中兩國友好發展作出貢獻的角度,向為最終整體解決本問題而設立的中國勞工及其遺屬的基金支付款項。為了不重蹈覆轍,敝公司協助設立紀念碑,並承諾將這一事實世代相傳。
三菱解決問題意向已久
針對三菱公司的謝罪文,童增表示,中日兩國關係友好的基礎是要尊重歷史事實、承認侵略歷史和加害事實。三菱能夠承認奴役勞工的歷史,向受害者謝罪,是值得給予積極評價的,希望日本政府和日本其他加害企業能像三菱一樣,承認加害事實,向中國廣大受害者謝罪。
朱春立透露,中國受害者起訴三菱前,三菱公司內部就有解決問題的意向,但國內受害者的起訴,進一步推動三菱公司真正下決心對受害勞工進行道歉並給予補償。
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擄日勞工及其遺屬。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1994年就代表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受害者,委託日本律師起訴日本政府和日本加害企業;2003年童增前往日本札幌法院為被擄勞工出庭作證;2014年又代表勞工聯誼會要求日本三菱謝罪賠償。2015年童增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背景
日本最高法院曲解《中日聯合聲明》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勞工及其家屬在日本各級法院對日本政府和三菱材料等日企發起多起損害賠償訴訟。然而,2007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在西松組(現西松建設公司)中國勞工索賠案中,以中國政府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索賠權為由,認定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也因此喪失,終審裁決原告敗訴。這一判決對此後的其他一系列中國勞工對日索賠訴訟原告方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中國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只包含國家戰爭賠償,不包含民間損害賠償。《中日聯合聲明》並沒有放棄中國受害者的個人索賠權。
中國外交部就此表示,日本最高法院就《中日聯合聲明》作出的解釋是非法、無效的。中方要求日本政府認真對待中方關切,以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這一問題。
日本最高法院2007年裁決時同時認為,西松建設強制中國勞工勞動獲得了相應利益,希望包括西松建設在內的相關方面「在救濟受害者方面作出努力」。
2009年10月,西松建設與被擄中國勞工達成正式和解,向勞工方面道歉,同時支付2.5億日元(按當時匯率約合278萬美元)和解金,用於向受害者進行補償、尋找下落不明的勞工、建立紀念碑等。這與三菱材料的和解模式相似。
日方統計顯示,1943年至1945年,大約3.9萬名中國人被強擄至日本,6830人喪生。其中,722人在三菱材料前身企業的作業場所被虐身亡,死亡率將近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