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香港人如何守住個人隱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8-11]
放大圖片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標識

【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在香港生活過的人往往有這樣一種感受:香港朋友已經跟你很熟絡,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吃喝、一起八卦,但他卻很少向你分享他的私人感情或邀請你去家裡做客。因為香港市民普遍都有很強的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的意識。

即使這樣,港人也無法防止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濫用。作為亞洲地區唯一的個人信息保護機構,香港個人資料隱私專員公署日前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曾被銀行、電訊公司及美容中心等濫用其個人資料,市民經常被各種詐騙和推銷電話騷擾。

大公司只「看似可靠」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隱私專員公署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去年11月至12月用電話訪問了1222名成年人,瞭解公眾對個人資料私隱的態度。報告顯示,有46%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內,曾被人濫用其個人資料,而最常見的機構竟是銀行,這本應是最值得信賴的機構,卻反而最不可靠。其次為電信公司、健身及美容中心以及財務公司等。

香港一家證券公司的股票經紀彭小姐說,她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廣告電話,或來自銀行、電信公司,或來自保險公司、地產公司,甚至是美容院,為的是推廣新產品或服務。她早已不堪其擾,並對自己私人電話號碼被隨意洩露感到憤怒。

在過去的七八年裡,港人一直飽受隱私被洩露之苦。2008年,匯豐銀行近16萬名客戶的資料失竊;2009年,一名香港浸會大學職員將190名申請人個人詳細檔案不慎外傳;2010年,八達通公司在聽證會上承認「自2006年起向信諾等兩家保險公司出售近200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非法獲利4400萬港元」,之後媒體又爆出香港有6家銀行在過去5年裡將總計60多萬名客戶的資料透露給第三方。

企業不能自律,昧著良心牟利,導致市民無法保護自己的隱私,生活如同「裸奔」。

政府懲罰不斷升級

為遏制商業機構濫用客戶資料的情況,香港從2013年起開始實施新的《個人資料(隱私)(修訂)條例》。任何商業機構如果沒有事先通知客戶並得到客戶同意,使用或將客戶資料轉交第三方,將面臨最高被處以100萬港元罰款和5年監禁的懲罰。新條例引入了「通知」和「同意」兩項要求,商業機構在使用或轉移客戶資料時必須事先通知客戶知情,且得到客戶同意後才可以使用。客戶不回應,就不能視為同意。

另外,如果有市民因個人信息受侵犯而蒙受損失,受害人可以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申請民事申索的法律協助,向違例使用受害人資料的使用者申索補償。

公署專員蔣任宏稱,新條例實施後,市場的直接促銷活動更加尊重客戶權利,顧客對商業機構的信心也有所恢復。

此次調查的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公署公開點名違規機構也是有效的做法。如若公司違反隱私條例,在市民心中的可信度將會降低。他們期望機構能在被曝光後吸取教訓,向公眾負責。

香港社會法治健全,港人隱私被洩露後有多個地方可去投訴。此次調查中列舉的6個不同法定機構處理投訴的可信度中,位列首位的是廉政公署,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排名第二,約七成受訪者表示信任;其次為消費者委員會、申訴專員公署、平機會及警務處。這些部門均可在不同程度上處理個人信息被濫用案件,也顯示出香港打擊濫用個人信息情況的決心。

別為小折扣「賣信息」

隱私專員公署的調查報告同時顯示出大眾對隱私保護的矛盾態度。

一方面,市民認為保障隱私很重要,但有超過50%的人會為換取商戶折扣而不太介意提供手機號碼、職業及出生年月日,而僅有6%的人願意每月付出20港元選用沒有廣告的電郵服務。蔣任宏認為,隱私專員公署還需加強教育工作,提醒市民不好好保護個人私隱的後果。市民自身也需更加重視個人隱私的保護,從心態和行為等多方面加以改進。

另外,有67%受訪者表示若朋友未經他們同意提供其姓名、住址以取得優惠,他們會介意。但其中近九成人均未曾就上述濫用行為作出投訴,主要因為公開其資料的人是朋友,覺得對其投訴有些「過激」了。

不過,報告也顯示,近90%受訪者曾更改Facebook的隱私設置,比兩年前同類調查上升逾一倍,反映出香港市民普遍對社交網絡的隱私保護意識提高。

保護個人隱私需要全民參與,只有政府、市民和業界三方共同努力,通過制度設計、社會意識、業界自律,才能讓市民免受「隱私被賣」之擾。

      責任編輯:星空
香港人如何守住個人隱私?      [2015-08-11]
閩農產品亮相香港美食展      [2015-08-11]
港鐵准點率99.9%仍被「罰錢濟民」      [2015-08-11]
香港假冒內地官員快遞員詐騙激增      [2015-08-11]
「洪瑞珍」進口前菌或已受感染      [2015-08-10]
理科跑贏商管 「神童」也報讀      [2015-08-10]
香港電話騙案手法大揭秘      [2015-08-10]
羅夢熊赴京返港講電話騙案      [2015-08-10]
國寶級音樂家被騙2000萬      [2015-08-10]
林健鋒首談立法會表決技術性失誤      [20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