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微信公眾賬號「學習中國」報道,民族問題關係到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問題自古以來便是治國理政的大事。近年來,拉薩「3·14」事件、烏魯木齊「7·5」事件以及暴恐案件的接連發生,使民族關係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習近平同志長期關注這一問題,對搞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有著深刻的洞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赴湘西、內蒙、新疆、西藏、延邊等民族地區考察調研時,特別是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發表的講話中,全面分析了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戰略前瞻性的新認識、新觀念、新思想,必將引領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發展。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的民族觀,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乃至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基礎。
1.民族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係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早在1989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曾就搞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大團結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這一問題進行過具體的思考,並撰寫成《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一文,收錄在之後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在該文中,習近平闡述到,「民族問題有相當的敏感性和複雜性。」「民族問題處理得不好往往會引起社會的動盪,甚至政局的不穩。搞好民族工作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201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迎來100週年校慶前夕,習近平在給全校學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鬥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2014年1月,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要始終高舉民族團結旗幟,堅持和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
2. 民族工作面臨新的形勢
我國民族關係大局是好的,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穩固的,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民族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同志在這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我們的民族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徵」,主要表現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民族地區經濟加快發展的勢頭和發展低水平並存,國家對民族地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和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仍然薄弱並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趨勢增強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上升並存,反對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力恐怖鬥爭成效顯著和局部地區暴力恐怖活動活躍多發並存。這一判斷指明了現階段我國民族工作所處的歷史方位,幫助我們將民族工作面臨的形勢看得更加清楚。
3.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各民族團結穩定、和睦相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安定團結的大局,一切將無從談起,因此民族團結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線,要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民族要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正確認識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多看民族團結的光明面;善於團結群眾、爭取人心,全社會一起做交流、培養、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4. 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沒有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要實現團結統一是不可想像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民族工作不斷前進的政治保障。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們的民族關係,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強調:「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們的民族關係,我們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是有充分保障的。」
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民族工作需要有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特別需要優秀的少數民族幹部。2014年4月,習近平同志在新疆調研時指出,「要堅持把培養少數民族幹部作為幹部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堅持把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頭腦清醒、行動堅決的優秀少數民族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三個特別」的民族地區好幹部新標準:「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的感情特別真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問題,重視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民族地區各族幹部、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和代表人士。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優秀的要放到重要領導崗位上來。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
道路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國民族事業應該走什麼道路,是否要照搬西方模式?這是一段時期以來困擾人們的最集中、最突出的思想困惑。對此,習近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指出,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能搖擺不定、忽左忽右,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014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正確政治方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更好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關於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體制機制,就是要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旗幟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新中國成立65年來,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國民族關係總體是和諧的,我國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講話對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作出「八個堅持」的精闢概括,涵蓋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維護祖國統一、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區域自治、「兩個共同」主題、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依法治國等方面。
習近平同志的這一重大論斷,集中回答了事關民族工作全局最核心、最根本的道路問題,是對我們黨民族工作經驗的豐富和發展。我們要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走下去。
6. 加快發展是增強民族團結的核心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自然、地理、歷史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區仍然相對滯後。要增強民族團結,就要努力去除這一障礙。在2014年3月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增強團結的核心問題,就是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要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如何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習近平同志思考頗多,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一是民族地區必須實現跨越式發展。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難度較大,必須加快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硬,要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針對一些地方的民族工作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習近平同志鮮明指出民族工作見物更要見人。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他指出,「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是要促進各民族跨區域流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少數民族人口大規模向東部和內地城市流動,內地人口向民族地區及不同民族之間大規模流動,這一新形勢要求我們更新理念,積極促進。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要有序擴大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到內地接受教育、就業、居住的規模,促進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瞭解、增進感情。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少數民族同胞進入城市,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帶動了民族地區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同時也存在「三個不適應」:進城的少數民族群眾對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對他們的某些生活和行為方式以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機制等都不能很好適應。他強調,要重視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不能採取「關門主義」的態度,也不能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而是要持歡迎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