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於永傑 實習記者秦帥 山東報道)第22屆國際史學大會24日進入主題會議階段,「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這一主題受到全球史學家的關注。在24日的大會發言中,與會者通過不同的視角探討中國對於世界歷史的意義、中國是如何融於世界並對全球產生影響的。中國社科院明史研究室主任萬明在發言中稱,正是明代的白銀貨幣化刺激了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對銀礦的開採,中國的內在發展趨勢使其主動參與了全球化的進程。
萬明在題為《中國的白銀貨幣化:明朝中國與全球互動》的發言中談到:從明朝初年開始,市場交易中開始自發形成以白銀為計量單位的趨勢,到張居正進行賦稅改革後,白銀成為財政體系的衡量標準。由於中國在海外貿易中對於白銀的大量需求,直接刺激了日本銀礦的開採,間接的推進了歐洲殖民者對於美洲白銀的開發。在市場自發形成的動力下,中國主動參與並影響了全球化進程。
日本東京大學的川島真教授闡述了他所研究的中國近現代外交中獨特的朝貢制度,他認為民國以後中國對於歷史上的朝貢制度評價多變,這與中國所處的外交現狀相關。當出於民族主義的需要時,朝貢制度會得到正面的評價。此外大會發言還涉及到了美國歷史上的「排華運動」、上世紀初天津全球化進程的特點、中國近現代外交政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