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300萬閩僑捐巨資灑熱血抗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8-28]
               

抗戰救國,胡文虎捐獻的救護車。本報福建傳真

【文匯網訊】(記者 翁舒昕、盧麗寬 實習記者 高晟楠)有這樣一群福建兒女,雖然居於異國,仍以愛國之心,傾盡所有支持抗戰。以陳嘉庚、胡文虎為代表的300多萬福建旅外華僑,全力支援祖國抗戰。據南僑總會統計,閩籍華僑捐贈的數額尤巨,從抗戰爆發到1940年底,300多萬福建華僑捐款將近1億元,捐獻飛機217架,坦克27輛,救護車上千輛。與此同時,抗戰期間湧現出許多福建華僑英雄和烈士,「菲律賓華僑救國義勇隊」22勇士,抗日女英雄李林,等等。

福建籍華僑遍佈於世界各地,但主要聚居在東南亞各國。抗日戰爭中,他們為支援祖國偉大而艱巨的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華民族危亡時刻,以陳嘉庚、胡文虎為代表的300多萬福建旅外華僑,全力支援祖國抗戰。

「南僑總會」 集聚華僑愛國力量

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愛國華僑,1940年,他組織南洋華僑慰勞團回國慰問,為國內援助了大量的抗日資金和物資。期間他在延安訪問了八天,就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並不止一次地發出感歎: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致力於研究南洋華僑史的廈門華僑博物院名譽院長陳毅明告訴記者,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陳嘉庚在國內外的所有企業商店全部收盤。但是仍積極關注祖國國事,並盡其所能,支持祖國的正義事業。「由於他獻身祖國和領導有方,華僑積極擁護,南僑總會捐款捐物數額巨大。」

華僑的輸財助戰,在當時被譽為「中國對日抗戰的四大支柱之一」。特別是閩籍華僑佔十分之九的菲律賓,華僑們身在異域,心懷祖國,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秋,義無反顧,慷慨赴難,把滿腔的民族熱情投注到抗日戰爭的實際行動中。

陳毅明告訴記者,「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在祖國實行全面抗戰的新形勢下,菲律賓華僑於「七七事變」的第4天在馬尼拉成立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後援會」(簡稱「抗敵會」),推薦李清泉為主席,開展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運動。

陳毅銘介紹道, 「出生於福建晉江的李清泉,以菲律賓抗敵會的名義和印尼僑領莊西言寫信共同向陳嘉庚先生提出倡議,並在翌年10月1日,南洋各地45個組織的代表164人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推舉陳嘉庚先生為主席,莊西言、李清泉先生為副主席。」

據記載,李清泉為主席的菲律賓抗敵會組織的救國常月捐運動,是菲律賓當地歷次募捐活動中捐款最大的一次。從1939年至1941年期間,菲律賓華僑僅匯繳祖國常月捐一項就達70萬比索,平均每人每月5比索。抗戰前3年,菲華共匯繳祖國各種捐款1100餘萬比索,在東南亞各國華僑捐款中成績較為顯著。

胡文虎捐贈 抗戰時期全國之最

祖籍福建永定下洋中川村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是著名客屬領袖,譽滿中外的大企業家、大慈善家。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胡文虎為抗日戰爭捐贈的財物達千餘萬元,為全國之最。「胡文虎」,成為海內外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特定名詞之一。

在福建西部的龍巖市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巍巍青山中環抱著一座青灰色磚瓦的別墅。這是愛國僑領胡文虎的舊居虎豹別墅,如今闢為胡文虎紀念館。來到紀念館的「抗日救國,建設桑梓」展室,講解員黃麗琴告訴記者,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到1945年抗戰勝利,胡文虎其個人捐助現金逾3000萬元(不含物質),成為抗戰中個人捐款最多的華僑。此外,他還號召海外華人華僑捐資過億。如今,在虎豹別墅內,還有記載其當年捐助情況的影像資料。

黃麗琴指著牆面上的一幅救護車圖告訴記者,1937至1938年,胡文虎為抗戰中的中國捐獻了4部救護車,並在香港組建了虎豹救傷隊。1939年,胡氏購買10萬元名譽券,捐募義款,以表愛國熱情。接著她又指著另一幅圖說,這是胡文虎1941年春赴重慶參加參政會議與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合影的圖片。會議期間,胡文虎捐獻200萬元戰傷救濟款,認購公債50萬元,捐贈救護車4輛,紗布數萬筒,藥棉9000磅,絨布8萬大捆,金雞納霜5萬大桶,虎標良藥上百萬包,作為前線救傷用。

此外,在抗日戰爭期間,胡氏仍繼續積極從事賑災濟難事業。1938年廈門淪陷,福建嚴重缺糧,胡氏立即集資組織公司在海外購大米10 萬多包,運往漳州、泉州,平價上市;同年冬捐款1萬元,作為香港救濟難民委員會費。1941年香港淪陷後,胡氏捐款救濟粉嶺兒童救濟院,收容孤兒數千人。

為支持抗戰,胡文虎從在抗日救國時期(即1931至1945年)辦有10家報紙,各報都以星字冠頭,簡稱「星系報」。在1938年《星島日報》創刊號上,胡氏提出其辦報宗旨是:「一、幫助政府從事於抗戰建國之偉業;二、報導新聞,兼為民族之喉舌;三、提倡學術,發揚科學之精神;四、改變風俗,善導社會之進步。」

星系報還培養了大批抗日誌士愛國青年,組織了大批青年學生轉到內地奔赴抗日前線。「對於忠字,鄙人以為忠於國家為先,所以愛國觀念不敢後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胡文虎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崢崢誓言。

女英雄李林 馳騁疆場壯烈殉國

印尼歸僑、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侄女李舟玲近日在福建漳州參加一項紀念活動時對記者表示,希望新一代的後輩們多瞭解李林的抗戰故事,讓李林精神發揚光大。

李林出生於福建漳州,幼年僑居印度尼西亞。14歲那年回到中國,在就讀上海愛國女中時,積極參加學生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參加革命,參與創建雁北革命根據地,抗擊日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李林被派到山西大同,任雁北抗日游擊隊第8支隊支隊長兼政治主任,率部深入敵後與日偽軍展開鬥爭。1938年春,李林改任整編後的獨立支隊騎兵營教導員,率部馳騁雁北、綏南與日偽軍作戰,屢建戰功。

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1.2萬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眾團體等500餘人被包圍。李林不顧懷有3個月的身孕,率騎兵連將日偽軍引開,自己卻被日偽軍包圍。寧死不屈的李林用最後一發子彈射進喉部,壯烈殉國,年僅25歲。

李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為數不多的華僑抗日女英雄,2009年,她被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今年是李林誕辰100週年,犧牲75週年。

華僑小英雄 一家三代三英烈

抗戰期間,中國著名的紅色聖地閩西龍巖,一位龍巖籍抗日華僑小英雄的故事流傳久遠,她一家三代,有3人為抗戰獻出生命。

龍巖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秘書長李貴海對記者說,在翻閱抗日戰爭時期龍巖華僑的一些資料時,他發現了不少年齡小的抗日英雄,比如馬來西亞龍巖籍年僅18歲就犧牲的英雄郭秀貞。

李貴海說,之所以對郭秀貞印象特別深刻,是因為為了抗日,她一家三代都付出了生命。1927年出生於龍巖西陂陳坡村郭秀貞,1929年由父母郭坤成、陳雪紅攜往馬來西亞檳城謀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暴發後,日軍很快佔領馬來西亞,在檳城進行大逮捕、大屠殺,檳城的抗日救亡運動轉入地下。郭秀貞以少女的身份,巧妙地為地下組織傳遞情報達三年之久,有力地支援了馬來西亞的抵抗運動。

郭秀貞的秘密活動終於引起日軍情報人員的關注。1945年3月,郭秀貞的秘密活動被日軍情報局偵知後,於12日半夜擺脫密探的監視逃往浮羅,繼而喬裝成漁夫躲過日軍搜捕,轉輾南下柔佛州參加游擊隊。13日深夜,一小隊日軍荷槍實彈地前往郭家抓捕郭秀貞。因郭秀貞走脫,惱羞成怒的日軍抓走郭秀貞的父親郭坤成,在監獄裡對他進行嚴刑拷打,強迫他說出大女兒郭秀貞的下落,郭坤成被打死獄中。當夜,日軍再次闖進郭秀貞家,對她年邁的奶奶進行拳打腳踢。幾天後,郭秀貞奶奶傷重去世。

進入1945年5月,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節節失利,積極煽動當地人排華,利用漢奸和暗探,加強對佔領區人民的監視。7月31日,郭秀貞奉命掩護一位人民游擊隊領導前往柔佛市區新山開展工作,不幸被一個漢奸指認遭到日軍逮捕。

日軍把郭秀貞關進監獄,對她施加各種酷刑,逼問游擊隊領導去向和活動情況,以及地下組織情況。無論日軍如何威逼利誘,郭秀貞始終守口如瓶,不為所動。1945年8月4日,就在日軍投降前夕,郭秀貞被殘暴的日軍絞死獄中,是年,她年僅18歲。

特殊衛國者 南僑機工千人捐軀

70多年前,一群南洋華僑在《告別南洋》歌聲中,響應號召奔赴祖國抗日戰場,譜寫了一曲華僑史上最有組織、規模最大、影響力最為深遠的愛國主義壯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洋華僑機工。現如今,健在的南僑機工僅有12名,年齡最大的已經102歲。

1938年,滇緬公路搶修通後成為當時中國對外聯繫的重要通道,隨著戰略物資運輸量的增加,司機和修理人員缺乏的問題日益突出。此時,陳嘉庚先生發出南僑總會第六號公告,號召華僑司機回國參加抗戰,公告立即得到眾多愛國華僑的積極響應,前後近4000名愛國華人華僑回國參加抗戰,他們被稱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

湯曉梅是南橋機工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而她的父親湯耀榮正是一名應召回國的南僑機工。湯耀榮12歲起就在馬來西亞檳城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20歲出頭即帶學徒,看到招募通告後他一心想回國抗日,但年邁的老祖母需要自己照顧,湯耀榮又不忍心離開。

湯曉梅回憶起父親當年離家的情景,「看到一批批熱血青年回國參加抗戰,父親再也坐不住了,他囑托徒弟照顧好老人,悄然給祖母留下一封信,在自家門前跪拜之後含淚踏上了回國的征程。」這一幕是多年以後湯曉梅聽同為南僑機工的長輩說起的。父親去世時湯曉梅只有1歲,對父親並沒有什麼記憶,直到37歲調回昆明工作,才偶然得知了父親南僑機工的身份。

湯耀榮是眾多南僑機工的縮影。這些海外赤子,有的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國;有的年齡不符,虛報歲數才得以成行;有的忍痛告別未婚妻而奔赴抗日疆場;有的已經結婚卻毅然別妻離子報效祖國;有的因家長不同意,改名換姓瞞著家人參加機工隊伍。

陳毅明告訴記者,在抗日戰爭中,有1000多名南僑機工因戰火、車禍和疫疬為國捐軀。「他們的工作在當時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當時國內非常缺乏這方面的人才。機工們在抗戰中除了擔任開車、修車的任務外,還有一部分因文化素質高、精通多門語言,被訓練成了諜報員,與同盟軍合作,刺探日軍情報等。」

      責任編輯:京辰
招商地產總經理賀建亞被免職      [2015-08-28]
習近平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      [2015-08-28]
人民網回應總裁廖玒被查一事      [2015-08-28]
頭上「長草」 成都賣萌神器走紅      [2015-08-28]
湖南省委常委調整 近半職務變化      [2015-08-28]
新疆15處美景上榜旅遊界「奧斯卡」      [2015-08-28]
新疆為抗戰老幹部發放慰問金4百萬      [2015-08-28]
湖南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王建平被調查      [2015-08-28]
證監會主席約談19家會管單位      [2015-08-28]
天津爆炸事故已致146人死亡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