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姜嘉軒)9月1日是中小學開學大日子,不少學生面對新同學、新課程等挑戰,或會造成情緒困擾。有大型調查發現,逾半受訪學生自評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徵狀,整體超過一成學生曾有自殺念頭 。機構建議家長多跟青少年相處溝通,多聆聽、多觀察,切忌追問,以免增添壓力。
抑鬱高焦慮 女多過男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教育學院合作,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到22間中學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10,140位中一至中六學生。結果發現,51%受訪中學生有輕微至嚴重抑鬱徵狀,29%中學生出現高焦慮狀況。兩項結果中,女生比例均高於男生。46%中學生在調查前兩周內出現輕度至嚴重失敗經驗感,當中更有24%學生(約1,119名)曾有輕度至嚴重自殺念頭。
女為外貌苦惱 男憂人際關係
報告又指出,「學業」、「文憑試壓力」及「前途」,是首三項最困擾中學生的問題;較多男生受人際關係問題困擾,女生較多為外貌苦惱。學生年級愈高,日常生活困擾愈多,尤其是中三及中五同學,前者要為將來分科問題煩惱,後者則因文憑試來臨而壓力大增。
教院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小梅表示,對比過往3年的調查,發現中學生抑鬱焦慮情況已成常態,而一眾學生9月1日開學,有可能感到辛苦或害怕「識唔到人」,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建議家長多觀察子女,「若發現子女突然無心機或暴躁,就可能要多加留心。」
現年18歲的阿樂,中二及中四兩度躁鬱症病發,一度需要住院及休學兩個月。阿樂憶述,中二時獲編入精英班,自此與舊同學疏離,班上更遭新同學孤立排濟,加上讀書壓力及感覺家人漠不關心,情緒開始失控,一時高漲大叫,一時哭個不停,有時候更會「一時衝動」買大堆零食回家。阿樂坦言,「怪行」最初只求引起父母注意,不知不覺竟變成躁鬱症,最終中四畢業後投身社會工作,目前在社工協助下,參與不同活動認識新朋友,保持運動及配合藥物治療,情況已見改善。
怕動漫節「唔知醒」失約 失眠3晚
陳太兒子中四時入讀精英班,卻發現學業遠不如同學,「再努力都不及同學一半成績」,開始變得暴躁,摔壞家中物品,又對母親陳太惡言相向,終確診患上躁鬱症。陳太說,兒子試過約朋友去動漫節,因害怕「唔知醒」失約,連續3晚失眠,結果需要住院調理身體。她現時盡可能抽空照顧兒子,每晚互訴心事,了解兒子想法。她以過來人身份,建議家長如發現子女有情緒問題時,「不要收收埋埋」,應盡快尋尋求專家協助,目前其子已考獲大專高級文憑課程,展開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