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在結束了和澎湃新聞的閱兵圖文直播之後,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姜春良少將從六個方面總結了這次閱兵。
他說,首先從政治上講,這次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首先證明中國人民是戰勝法西斯,影響戰後世界格局形成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今天進行閱兵,更進一步地顯示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是愛好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第二,從軍事上來講,通過閱兵,既繼承發揚了當年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和華南遊擊隊浴血奮戰戰勝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大無畏犧牲精神,也追憶了國共合作統一戰線、人民支持抗戰、創新的人民戰爭理論和「論持久戰」的戰略指導原則等一些舉措的密切配合,是如何使我們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成為戰勝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的。
從裝備上講,從開國大典的萬國造,到1959年的主要仿製蘇聯產品,到198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逐步自主裝備研製,到現在84%的新裝備列裝,通過天安門廣場,顯示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巨大進步和跨越式的發展。這種成就既顯示了中國人民堅決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也顯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以先進的武器裝備,和繼承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尤其是人民戰爭理論之下的密切配合,能夠戰勝任何外來之敵的巨大的威懾力和能打勝仗能力的體現。這也是軍事上意義的一部分。
第三,經濟上的意義。這次閱兵證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經濟實力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成為了今天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國家,使我們在經濟上有能力支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能夠投入更多的軍費支持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支持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使國防科技工業進一步發展。這次閱兵不僅向世界顯示我們是一支維護和平的力量,也顯示了中國的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前進的主要動力。
「一帶一路」的經濟和絲綢之路的建設,顯示了它們偉大的戰略影響。所以中亞合作組織的所有成員國都參加了這次閱兵。也是經濟、政治、軍事實力的綜合體現。所以普京、納扎爾巴耶夫等元首參加閱兵,既對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支持,也是我們國家戰略實力的體現。
第四,從科學技術上講,中國在武器裝備研製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能造出先進的類似99A坦克的地面突擊力量,能夠造出以紅旗-9為代表的防空反導力量,能夠造出以鷹擊-12導彈為代表的海上突擊力量,能夠造出以DF-21D/26為代表的系列新型中遠程精確打擊導彈……顯示了我們在科學技術上的獨有的創造性,顯示了我們在科學技術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在科學技術的獨立上,我們繼承了毛澤東決策研製「兩彈一星」的精神。只有科學技術的獨立,才能標誌著軍事和政策上的獨立。在「兩彈一星」們奠定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這些先進武器裝備,代表了中國國防科技的水平,代表中國在國際崛起成為大國有了可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支撐。
第五,從國際關係上。中國人民在今天盛大的閱兵式上見到40-5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代表出席我們的閱兵式,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影響遍天下,中國人民的朋友遍天下。當今國際上的任何重大政治軍事經濟問題沒有中國的同意、沒有中國的參與,都不大可能順利得到解決。
第六、閱兵顯示了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使用武裝力量維護國家崛起目標實現的強大手段;顯示了人民軍隊鋼鐵長城的紀律性,顯示了軍隊嚴正劃一的聽黨指揮的優良作風,顯示了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做好戰爭準備,不怕任何外來入侵之敵,準備好維護我們國家戰略機遇期的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同時,也顯示了如果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結合的人民戰爭武裝理論革新起來,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繼承八路軍、新四軍的光榮傳統,仍然是能夠戰勝任何外來入侵之敵的堅強的鋼鐵長城。
同時習近平主席在這次講話中,充分的體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支人民軍隊。有了人民的支持、有了黨的正確領導,有了聽黨指揮的強大軍隊,我們就能夠實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和平發展政策,維護國家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全,維護國家戰略機遇期。使我們在21世紀中期把中國建設成一個中等發達國家。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個可靠的、有力的,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國際關係和堅強意志等多方面的支撐。
當被問及本次閱兵中最看重哪幾種武器時,姜春良少將的答案都是第二炮兵的導彈武器,分別是東風-16、東風-26和東風-5B。他給出的理由是,這三種導彈恰好是針對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和美國本土上重要目標打造的三重威懾體系的重要環節,他認為,「美國人最懼怕我們的導彈,儘管這種情緒有一些誇大的成分,但這種擔憂也確實存在」。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也認為閱兵式上最大的亮點是二炮方陣:東風-5B證實了分導式多彈頭的存在;東風-21D則證明了反艦導彈技術作戰能力的成熟;至於東風-26和東風-10A導彈意味著中國有精確打擊第二島鏈內任何地面和海面目標的能力。
另外,軍事問題專家千里巖認為:閱兵正式承認了「殺手鑭」反艦彈道導彈的存在,這意味著區域性反介入戰略將是未來我軍打贏局部戰爭的基本策略。而空軍預警機和指揮機編隊的出現則可以認為,空軍的「攻防合一」不再僅僅是觀念,而是一個現實。中國空軍作戰方式已經徹底轉變,能夠適應信息化作戰模式。
上述兩位專家均認為,當天閱兵的裝備特點是信息化、體系化,並強調了軍兵種協同作戰,展現出一體化聯合作戰理念。「以前只是說『合成軍隊』,偏重兵種協同,現在已是跨越軍種,」千里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