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3日抗戰閱兵式上,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武形象和先進武器,國人精神為之一振。而與此同時,習大大則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現有軍隊員額基礎上裁減30萬。解放軍現有軍隊員額230萬,經過此次裁軍以後,總員額將縮減至200萬。建國後,中國先後經歷了十次比較大規模的裁軍行動,這次則是第十一次。
據藍鯨財經報道,事實上,從戰略上來看,裁軍是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舉措。據測算,假設以此次裁減的我軍軍人年人均軍事訓練維持費用和人員生活費20萬元計算,裁減30萬人每年就能節省600億元人民幣的軍費,大概佔到中國2014年軍費開支的7.5%,這筆錢可以用於需要加大投入的武器裝備和部隊訓練領域。因此,裁軍並不裁裝備,相反在現代化武器裝備上中國還將加大投入。此次肌肉秀無疑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標的。
空中梯隊:中航系飛機一飛沖天
此次參與閱兵的空中梯隊所涉及的飛機,包括武直-8、直-9、直-10、直-19等直升機梯隊,主要來自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中直股份。空警-200、空警-2000等預警機,轟-6、殲轟-7等,以及以運-8、運-9為平台的特種飛機,支援保障飛機則與中航飛機密切相關。
殲-10、殲-11、殲-15等戰鬥機主要來自沈飛和成飛。而參加閱兵的教練機主要來自洪都航空,飛機的發動機則與中航動控、中航動力、成發科技相關,中航機電、中航電子、中航電測也為其提供相關機電、航電系統。由此可以看出參與閱兵預演的飛機梯隊多是中航工業旗下的飛機製造商。中航工業集團是軍工行業領跑者,作為軍工重組的先行官兵裝備,中航工業集團下屬擁有20家A股公司,之前資本運作力度較大,未來資產注入仍然可期。
陸軍裝備:北方工業彈炮齊發
陸軍裝備中的武器裝備,涉及多家公司。其中,坦克、自行榴彈炮等主要由中國北方工業生產,旗下擁有江南紅箭、北化股份、北方國際等上市公司。而每次天安門廣場的國慶大閱兵,官兵全套裝備都是際華集團生產。另外,在閱兵這樣的大型活動中,所需要的安保、安防設施與設備是全方位的,包括出入管理控制系統、實時監控系統、與智能建築相結合的安防系統等。迪馬股份、大華股份、高新興等安防板塊個股受此提振成為為數不多的抗跌標的。
未來軍工板塊如何選擇?
未來軍工改革將繼續圍繞軍工資產證券化和軍民融合兩個主題進行。軍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的資本整合和後續資產注入將會成為持續的炒作熱點,但這種消息不易掌握。而軍民融合發展主線較為清晰:
1著力於軍民融合技術創新,促進軍民科技相互支撐與轉化,建立國防科技協同創新體系;
2著力於軍民融合優勢領域,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這兩條主線引領下,國防信息化、裝備製造與新材料將成為民參軍最具發展潛力的三大領域。
國防信息化:打造現代戰爭的力量倍增器
中國國防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巨大,未來提升空間極為廣闊,國家對國防信息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將持續加大,軍隊信息化裝備升級換代有望加速推進,國防信息化將引領軍隊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可以關注北斗導航、信息安全、雷達、軍工通信、軍工電子等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可以關注常發股份和銀河電子。
常發股份:併購理工雷科,進軍國防信息化。公司試圖圍繞理工雷科,以輕資產的信息化作為突圍方向,轉型純正民營軍工股。同時,公司不希望放棄製造業板塊,未來有望形成信息化和高端裝備製造雙輪驅動的局面。
銀河電子:收購同智機電,佈局軍工業務。同智機電以電氣智能化控制技術研發為核心,專業從事智能電源系統、智能配電系統、車載電機設備等機電綜合管理系統產品及其相關應用軟件研發、生產和銷售,可用於軍民領域。
航天長峰:公司主營軍品和民品業務,是我國主要的國防信息安全產品供貨商和數字醫療設備製造企業之一。航天軍工集團分兩次購買了公司股份,占比0.88%,進一步確認了公司在整個集團公司的戰略地位,未來資產注入可期。
裝備製造:製造業轉型升級牽手軍工裝備
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正面臨重大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以重塑製造業競爭優勢,我國則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中國製造2025》規劃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設備等重點領域,必將有力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堅實邁進。可以關注軍民融合中與航空裝備、無人機、工業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相關的投資機會,可以關注日發精機。
日發精機:增發募資 10 億元,打造航空高端裝備製造龍頭。2015 年 3 月,公司被納入中航復材供應商體系;5 月公司中標中航貴飛技改項目(飛機數字化精加工台),中標金額 3186 萬元,公司產品已獲得中航系的認可,市場空間有望逐步打開。
寶勝股份:電線電纜業龍頭企業,公司擁有眾多國際一流水平的進口設備以及國內一流水平的關鍵配套設備,產品覆蓋裸導體、電氣裝備用電纜、電力電纜、通信電纜等四大類別。14年入列中航工業的電纜採購名單(之前都是進口),受益於航空電纜國產化的巨大市場空間。
新材料:厚積薄發,構建戰略產業發展基石
我國新材料產業歷經數十年積澱,當前已步入快速發展期。依據《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5 年產業規模預計達到 2 萬億元,年復合增量率超過 25%。我們認為,材料工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和下游產業的強勁需求是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力,未來成長空間值得期待。可以關注高溫合金、鈦合金、碳纖維等細分領域與軍工結合的投資機會,可以關注久立特材。
久立特材(002318):國內不銹鋼及特殊合金管材領先企業。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涉及眾多下遊行業,不但包括造紙、船用、工業配管等傳統管材應用,還積極佈局核電、超超臨界、內腐蝕合金、鈦管和精密儀表管等高附加值高壁壘業務。其相關業務都可作為軍工原料。
香港環球經濟電訊社首席經濟學家支招
閱兵前一個交易日的交易情況預示著兩點:一是空方力量依然強勢,且構成複雜,但是下探空間所剩無幾;二是九三大閱兵之後,諸多優惠政策效應會漸漸明顯,股市上行拐點已經出現。總體判斷:後市3400點以內上攻態勢和條件「就緒」。
「九三大閱兵」給疲憊而糾結的股市、股民一個喘息的機會。簡要回顧過去幾天來A股的交易情況,有兩大特徵:
一是「救市救得很辛苦」。幾乎每個交易日先是空方在「救方」猶豫狀態下「優先發力」,將股指打得「低下頭」,廣大散民心態一下子恐慌起來,然後才是「救護隊」發力,臨近收市整個翻紅或者抬高,縮小跌幅。過去三個交易日的交易曲線均具有這樣一個特徵:資金曲線單邊向右下「滑落」,指數曲線V型明顯。有消息層,「政府戰隊」為救市已經付出三四萬億代價,但救市效果卻不盡人意。有關人士稱:雖然救市救得很辛苦,但是救市還會發狠力,大閱兵後見分曉。
二是「豬比狼」更可氣更可怕。對於「救護隊」來說,不怕狼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因為面對面較量的是「你死我活」的敵我雙方,但「開黑槍」的大都是非「空方」隊友。相當多的散戶本來已經被深深套牢,但是懷著投機心態「左右搖擺」、「釜底抽薪」,這等於給了空方極大的彈藥補充,結果造成極大震盪,回頭還大發牢騷罵空方不仁罵救方不力。
9月2日滬指跌0.20%,銀行股再次護盤,一些長期穩健的績優股強力上攻,創業板跌1.82%。早盤滬深兩市大幅跳空低開,滬指開盤大跌4.3%,之後震盪上揚,盤中多次在3100點位爭奪,臨近午盤滬指上演絕地反擊,衝上3100點翻紅,午後開盤滬指迅速拉升逼近3200點,隨後呈下行趨勢,盤尾滬指短暫翻紅;創業板曾一度失守1800點關口,最高見1953.91點。兩市逾350股跌停。
截止收盤,滬指報3160.17點,跌6.45點,跌幅0.20%,深成指報10054.80點,跌1.06%,跌107.72點,創業板報1855.03點,跌34.46點,跌幅1.82%。從成交量來看,滬市成交4232.6億元,深市成交3255.0億元,兩市共成交7487.6億元。
大閱兵前一個交易日的交易情況預示著兩點:一是空方力量依然強勢,且構成複雜,但是下探空間所剩無幾;二是九三大閱兵之後,諸多優惠政策效應會漸漸明顯,股市上行拐點已經出現。總體判斷:後市3400點以內上攻態勢和條件「就緒」。
大閱兵受益股一覽
市場人士認為,借助閱兵揚國威,相關的閱兵概念股也將崛起。今後一段時間,改革繼續推進、產業整合初見端倪,這些都給股民帶來投資機會。看看有哪些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
一、軍工概念股:
在《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中,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位居重點發展領域前列,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與軍工高端裝備製造緊密相關。國防軍工作為中國製造的最強音,將領銜「中國製造2025」。
有機構稱,下半年是投資軍工的最佳時機,事件性催化劑增多,建議尋找確定性較強的機會,國家意志+軍民融合,國家意志主要就是主戰裝備的重要性提升、國產化要加快、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如果從主戰裝備的角度來看,站在空間爭奪戰的角度(自上而下,佈置一個立體的攻擊防護網絡),上面是北斗,中間是雷達,再下層是先進戰鬥機、無人機、預警機等,再下面是電子信息化和作戰平台。
可關注的相關受益股有這些:
軍工主戰裝備:中直股份、中航飛機、中國重工等,主要選擇大作戰平台和電子信息化受益標的。
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主要包括北斗和民參軍,其中民參軍的階段性彈性比較大:閩福發A、光電股份、四川九洲、通達動力、海特高新、新研股份等。
二、安防概念股:
最近安防板塊中曾出現個股全線下跌,不過迪馬股份、大華股份、高新興、鑫茂科技、英飛拓等個股相對抗跌,跑贏大盤。
安防行業最早起源於發達經濟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逐漸興起。隨著中國政府對於平安城市的推進以及金融和交通運輸等領域對於安防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安防市場規模也在隨之不斷擴大。2014年我國安防市場規模達到4200億元,增長17%,預計2015年中國安防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增長超過20%,增速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從細分市場來看,工程產值占比將逐年提升,到2015工程產值在全部安防產值占比將達到54%;設備產值占比將有所下降,達到40%;運維產值占比實現微幅提升,達到6%。
隨著IT技術的進步,以大數據和雲計算為核心的數據挖掘、分析、存儲和傳輸在現代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視頻監控設備作為視頻數據的重要入口為相關IT技術的運用提供物理基礎,安防行業IT化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安防行業的IT應用仍屬於新興領域,市場集中度很低,具有先發優勢和持續研發能力的中小企業有望成為行業黑馬。
可關注的相關受益股有這些:
在個股選擇上,海康威視(產業大腦,引領歷次行業升級,各層次市場一馬當先),大華股份(市場地位穩固,技術積累深厚,客戶資源豐富),東方網力(收購行業新入口,構建智能生態圈)。
三、網絡安全概念股:
網絡安全可關注兩大主題,最近網絡安全板塊中可交易個股僅拓爾思、任子行實現上漲,工大高新、梅泰諾、啟明星辰、美亞柏科、飛天誠信則跑贏大盤。
2015年8月4日,工信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佈了,面向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公司或省級公司遴選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或技術平台等試點示範項目。試點示範重點引導方向包括企業內部集中化安全管理、網絡和信息系統資產安全管理、數據安全保護、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與處置、抗拒絕服務攻擊、雲平台安全防護、域名系統安全等。
分析人士表示,「稜鏡門」事件爆發以後,信息安全領域問題頻發,引發了監管層在信息安全領域政策持續加碼。而此次監管層開展網絡安全試點示範工作,無疑彰顯了其對於電信業網絡安全的高度關注,預計後續監管層將會開展更多的工作部署,推進電信業網絡安全建設,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
可關注的相關受益股有這些:
在個股選擇上,推薦「國進洋退」主題:
1、信息安全:衛士通、啟明星辰、綠盟科技、北信源等。
2、國產化:浪潮信息、華東電腦、東方通、超圖軟件、天璣科技、同有科技等。
3、網絡安全:任子行、工大高新、梅泰諾、、美亞柏科、飛天誠信等。
四、閱兵相關受益上市公司
航天機電:航天繫上市公司中唯一擁有生產固體運載火箭核心技術和資產的企業。
在「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過程中承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置入北京發射系統工程技術分公司的全部資產和KT-1固體運載火箭陸基發射技術,使得公司主營業務向固體運載火箭生產與發射領域轉型。實際控制人航天科工集團包括各種導彈武器系統,衛星與雷達等,擁有4個大型研究院,8個大型科研生產基地、7個直屬大型企業等,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集團公司以導彈武器系統、軍民兩用信息系統和航天產品為三大主業。
中航飛機:大型運輸機項目及大型客機零部件項目的責任主體。
中航飛機是中航工業旗下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承擔著中國大中型飛機研製的任務。新成立的中航飛機公司由中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陝西飛機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起落架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組成,總資產335億元。
安凱客車:公司共200輛客車服務閱兵式。
安凱客車9月2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司共有合計約200輛各類客車服務於閱兵式,其中40輛改裝的寶斯通中巴客車用於2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直接參與閱兵式。
際華集團:公司大股東新興際華集團已經確認為首批央企改革試點企業。
公司最主要的客戶為軍隊和武警部隊,其中前兩大客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和武警部隊後勤部,公司與軍隊和武警部隊具有一定的依存關係:上述兩個單位是公司的前兩大客戶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公司也是上述兩個單位最大的軍需品供應商,目前國內只有公司有實力滿足軍隊和武警部隊批量大、品種多、交貨期緊急等多方面的供貨要求。2014年中報披露,軍需品實現收入24.08億元。
振芯科技:北斗導航提振公司業績。
行業和政策有利於公司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屆時北斗相關產值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速在47%。公司作為國內北斗導航龍頭企業,技術實力雄厚,長期參與北斗軍用裝備的研製任務,開發的基帶芯片、多模多頻導航型天線、模塊、高靈敏度型和深耦合型組合導航終端在相關測評中名列前茅。2014年高性能集成電路收入4148萬元,同比增長66.39%,其中高性能MEMS陀螺儀性能指標優於同行水平,DDS系列技術產品達到並優於國際水平。
成發科技:發動機整機廠之一。
公司作為中國重要發動機整機廠之一,將有望成為軍用航空發動機產能重要補充,民用領域對航空發動機需求更為龐大,公司成長前景極為廣闊。有證券分析師分析指出,中航工業發動機板塊下共3家上市公司,公司做為未來我國發動機整機產能潛在重要補充者和專項最大受益者,市值仍被明顯低估,市值仍有巨大成長空間。
中航動力:整機龍頭公司。
發動機產業發展亟待加速提升,兩機專項投資規模有望超預期,公司作為我國整機龍頭將極大受益,提前佈局進行發動機精鑄業務整合,公司及子公司黎明公司、黎陽動力、南方公司以其持有精鑄業務資產出資成立中航精鑄公司,並引入了中航產投等三家投資者以現金出資14.1億元。公司後續還將採取產融結合的方式,對發動機製造相關專業業務進行整合,加快突破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瓶頸。未來巨大的航空發動機市場將帶來豐厚回報。
航天動力:六院唯一上市公司。
公司是航天六院下屬唯一上市公司。航天六院是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生產、銷售的核心企業,除公司外還下屬 6個研究所及生產廠、院校、醫院等 11個單位,2012年總收入突破 100億元,同期未上市資產營收規模約為上市公司的7倍。
中國衛星:背靠航天五院。
公司背靠航天五院,在國內小衛星市場的佔有率接近90%,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五院承擔了我國幾乎所有衛星和載人航天器的研製任務,擁有「神舟」、「長征」等航天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五院總資產97.17億元,加上事業單位的研製收入等在內,五院2013年全口徑經營利潤約18億元,是上市公司6倍以上。
五、機構支招:軍工股投資策略一覽
方正證券策略:從長期來看軍工行業獨有優勢不改。
一方面是軍民融合大戰略的實施將同時有益於搞活軍工行業和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軍工集團將是國企改革最核心部分。未來國企改革、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通航等各項政策將持續推進。周邊局勢緊張難有緩解,中國對區域安全環境控制力受到挑戰,航空海洋裝備和信息化建設將繼續是我國軍費增長重點投入方向。
繼續關注軍民融合、信息化建設、航空海洋裝備和軍企改制四條主線,特別關注中航系的整機製造商中航飛機和中直股份、航空發動機板塊的中航動力、中航動控和成發科技,民參軍推薦新研股份、歐比特和日發精機,信息化建設推薦振華科技、烽火電子、海格通信、航天信息、閩福發A和特發信息。
中信建投策略:
國防工業2025的規劃編製及軍工開放試點擴大等在未來會陸續推出,也會對軍工板塊形成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