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閱兵全程敬禮老兵:這是革命的傳統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05]
放大圖片

他就是那位一直在天安門城樓上敬禮的老兵

【文匯網訊】據華商報5日報道,振奮人心的「9.3勝利日」大閱兵已經結束,但是關於這場閱兵的一些幕後故事仍令人感動,現在,就讓我們了解這次閱兵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吧。

沿著長安街行走,一排排的觀禮坐凳,是見證閱兵儀式最近的地方。天安門廣場旗桿東、西兩側,第一次像「蓋樓房」一樣,搭建起了三層的臨時觀禮台。

7個觀禮台可容納4萬人

「16年,三次大慶,三回臨時觀禮台的搭建,這次是時間最緊、任務最重、體量最大的。」風塵僕僕從拆除現場回來,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吳剛如釋重負,又倍感驕傲。

吳剛所在的北安集團,從國慶35週年起便一直承接臨時觀禮台的搭建。這一次,已經是他本人第三次參與觀禮台工程。吳剛說,國慶50週年和60週年閱兵時,臨時觀禮台只在天安門城樓兩側布建,可同時容納數千人觀禮。而這一次,臨時觀禮台分別搭建在天安門城樓上、天安門華表東西兩側、天安門廣場旗桿東西兩側、人民大會堂北門外、國家博物館北側七個區域,設計可容納觀禮人員約4萬人,相當於坐滿半個工人體育場。「僅從工程量上算,今年就是過去的7倍。」

第一次在廣場「蓋樓房」

「八個晚上,我們完成了所有臨時觀禮台的安裝。」項目部經理鄧忠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廣場旗桿兩側臨時觀禮台的安裝。在為閱兵儀式搭建的臨時觀禮台中,廣場旗桿兩側屬於體量最大的,東西長178米,南北縱深52.7米,最高處接近8米,僅台階就有58級,設計可容納人數達19210人,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的體育場。

「考慮到材料運輸的難度,我們將旗桿東、西側的臨時觀禮台由單排單層吊裝,變為多排多層吊裝。」鄧忠平打了個比喻,就像是從蓋平房變為蓋樓房,在廣場上落三層,這在觀禮台工程中還是第一次。

在廣場上「蓋樓房」,最難的是如何用最小的誤差擺放整齊,特別是547件鋼構件之間的連接,必須要用抱箍上下左右夾緊,才能保證人坐上去時足夠牢固。為此,在正式吊裝前,先用電腦做了模擬吊裝,又在加工廠進行了兩次「試拼裝」。另外,為了減少構件尺寸的誤差,除特殊部位外,絕大部分在預制時就被設計成尺寸一樣的「通貨」,進場前不用再1、2、3地編號,可以安裝在任何部位。

按照要求,臨時觀禮台的吊裝只能在夜間進行,晚上8點開始,到第二天早上5點之前結束。就這樣,吊裝工人們見證了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時刻,只不過,正當人們觀看升旗時,他們已經從現場撤離了。

他就是那位一直在天安門城樓上敬禮的老兵

9月3日的閱兵直播中,有位老兵一直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受閱部隊全程敬禮,這一幕讓人非常感動。有網友將圖發到網上,立刻引發數萬名網友的轉發。

據悉,這名老兵叫史保東,已經89歲了,他14歲參加新四軍,多次負傷,肺部曾被子彈打穿,但傷一好又奔赴前線。4日,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我一直站在那裡向他們(受閱部隊)敬禮,這是革命的傳統,互相尊敬互相愛護的表現,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強大的部隊,是不可戰勝的部隊。我就在城樓上表示致敬。」

9月2日,習近平主席為他頒發了紀念章,這個給老兵的崇高榮譽讓他一夜沒睡著,「心情太激動!這是對我們老兵的最大鼓舞和獎勵。」他說。

老兵們提前1小時坐滿大巴

此次閱兵式中,抗戰老兵讓人記憶深刻。

360多位抗戰老兵及其家屬住在新僑飯店,閱兵式一早由50輛大巴統一接到閱兵式現場。活動頭一天,工作人員已經十分緊張了,但老戰士們似乎更緊張。雖然每位老戰士的房間都有第二天的行程以及叫早服務,但晚上,還是有不少老兵跑到服務台去詢問第二天幾點上車、幾點出發,行程如何安排。一位老戰士說,這麼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反覆核對清楚。

工作人員王旭負責接待工作,閱兵前一天晚上她曾擔心第二天集合會有人遲到——畢竟接送人數多,而且不少老人行動不便。沒想到的是,老人們為了閱兵都起得特別早,5點鐘餐廳內就有不少老兵就餐,6點鐘就有人開始上車,8時20分才會整點出發的大巴上,提前一個小時已經坐滿了老兵,他們就在車裡靜靜等候正點發車。這讓人更加對這些老軍人的嚴格紀律作風肅然起敬。

3次參加過閱兵保障的清潔工人——

3次駛過天安門閱兵一點兒沒看見

9月3日,上午8點,觀禮台上已坐滿了人。距他們不遠處的長安街上,22輛藍金相間的新型純電動環衛車分成兩組,正呈「V」字形緩緩駛過天安門前,只留下剛剛洗掃一新的路面在艷陽下反射出閃閃金光。

對北京環衛集團第三分公司環衛車司機賈立新來說,他曾3次參加過閱兵保障,卻從來沒現場看過閱兵,「閱兵隊伍到來之前,我們已經駛過廣場了,等回到家,直播也結束了。」

48歲的賈立新駕駛的是一輛新型大噸位純電動環衛洗掃車。22輛環衛車要分成兩組,排成「V」字形通過天安門廣場,並清洗路面,每輛車的間隔不能大於3米,也不能小於2.5米。

記者在賈立新的車內發現了兩塊半透明不干膠,一塊貼在前擋風玻璃窗上,另一塊貼在空調的出風口上。「想保持隊列整齊,一個要憑感覺,一個就要靠這兩個不干膠點位來卡前車的位置。」賈立新說,過長安街的時候,雖然一歪頭就能用餘光掃到天安門,但這時候可不敢分神看。車上貼的不干膠,就是為了保持隊列整齊而自製的點位。

受閱戰車坐專車行進68公里進城區

當戰車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時,它們是耀眼的明星。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天安門廣場外,還有一群為了這一幕而默默奉獻精心保障的汽車兵們。據悉,這是我軍閱兵史上首次動用重裝備運輸車輸送受閱裝備,執行此項任務的是來自總後某汽車團的全軍首支重裝備運輸分隊。該分隊在9月2日上午就開始準備,所承載的受閱裝甲裝備全部上車捆綁加固。

「以往與裝甲部隊進行對接訓練捆綁加固時,只要捆綁結實牢固就行,此次任務不同以往,為了裝備不被剮擦表面、磨損塗漆、影響外觀,我們在捆綁加固時進行了改進。」該團運訓股長唐亞鵬介紹道。原來,分隊所承載的履帶裝備因為閱兵需要,統一在突擊車前端掛鉤附近裝有攝像頭、標齊等專用設備,如果捆綁在掛鉤上極易碰傷、剮壞設備。後改為使用柔韌的鋼絲繩捆綁固定在前側履帶上。

68公里,是裝載車場到預定卸裝地域的距離,分隊制定了詳細的行駛路線圖和方案,每過一個轉彎路口、收費站、高架橋、立交橋或上下坡,都會通過對講機提醒所有駕駛員注意。進入北京市區後,道路兩側的樹枝枝葉和電車線成為「攔路虎」。同時,還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車輪要避開井蓋,以防過重的車輛陷入井蓋裡,影響車隊行進。

手工修補1547米皇城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

1547米的皇城牆,齊整的「天安門紅」,再配上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迎接此次紀念活動,天安門城樓和皇城牆在一批「工匠」的手工操作下,完成了一次新修整。

據維修部門介紹,這一次,皇城牆的修繕長度達1547米,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範圍的一次修繕。「修繕之前,有些琉璃瓦上都長出了小樹,一片區域,光琉璃瓦的樣式最多能達到七八種,有的牆面20%到30%的牆磚已出現酥鹼。」工作人員介紹說。

皇城牆的修補,講究的是傳統工藝,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修舊如舊」。從剷除舊牆皮、剔除酥鹼舊磚、補砌新磚,到牆面釘麻揪、抹靠骨灰、刷塗料,僅工序就有十多道,全手工完成。,難度最大的要數剔除酥鹼的舊磚,工人要用鏨子一點一點把舊磚剔出來,再重新嵌入新磚。

      責任編輯:千陽
國共兩黨老兵閱兵式上首次共同受閱      [2015-09-04]
九旬老兵電視看閱兵:激動而驕傲      [2015-09-03]
102歲老兵:眼睛看不見了 我在聽      [2015-09-03]
台灣詞作者莊奴與老兵觀看閱兵直播      [2015-09-03]
馮治安將軍之女:難忘抗戰老兵方隊      [2015-09-03]
中國老兵:此刻更加懷念戰友      [2015-09-02]
抗日老兵紀念牆福州落成 鐫刻6700位英名      [2015-09-02]
習近平向抗戰老兵等30人頒發紀念章      [2015-09-02]
閱兵抗戰老兵方隊公佈      [2015-08-21]
潮汕抗戰老兵在穗分享抗戰故事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