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鄉村裡的中國》濟南舉行首映式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06]
   

導演焦波介紹拍攝的幕後工作 張嫣然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實習記者 張嫣然 濟南報道)由焦波導演的《鄉村裡的中國》首映式於9月5日在濟南百麗宮影城舉行,活動邀請了焦波及其拍攝團隊和片中的主要人物張自恩、杜深忠、張兆珍以及近200名出身於沂蒙山區、工作在各行各業的觀眾。焦波本人及其攝制組在放映結束後與現場的觀眾交流了該記錄片拍攝的心得,並講述了一些拍攝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鄉村裡的中國》拍攝於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平凡小村莊——淄博市沂源縣杓峪村,影片以村支書張自恩、具有」藝術「氣息的農民杜深忠、杜深忠的妻子張兆珍、大學生杜濱才等為典型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和民俗民風,揭示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遷、環境保護、農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等諸多社會現實話題,既生動有趣,又深刻感人。

最忙碌的村支書

「幹一年支部書記,也就是賺了一肚子酒。」48歲的張自恩在影片的最後說道。作為村支書,他的經歷反映了絕大多數中國農村村幹部的現實狀況。農村的矛盾錯綜複雜,從調解經濟糾紛到年底挨家挨戶走訪,從千方百計的爭取上級的資金撥款到近乎討好似的去拜訪要來村裡開發旅遊業的開發商,一年下來,所得到的工資只有那麼幾千塊錢。他的尷尬和強勢,都被攝制組攝入了鏡頭。在首映式現場,焦波表示,張自恩可能不是最優秀的村支書,但他絕對是千千萬萬村支書的典型代表。張自恩則對於自己在片中的粗魯顯得有些難為情,並向觀眾表示「以後再也不罵人了」。

永遠吵不完的兩口子

現場許多觀眾都對杜深忠的生活深有感觸,他愛好書法,年輕時曾進行文學創作,後來迷戀上琵琶,他的琵琶聲也貫穿整部片子。因為追求這些,他對種蘋果樹這樣的農活不擅長,也經常引來妻子和村裡人的嘲笑。妻子張兆珍性格直爽,嘴比刀子還厲害,出口便是歇後語和「排比」、「對偶」句。為此焦波導演稱她為「最不識字卻是最有文化的農村婦女」。正是這樣的兩個人,吵鬧了半輩子,卻成為「最不可能離婚的兩口子」。對於這兩口子,焦波導演談到了拍攝背後的一個小故事。一天,杜深忠找到焦波導演,告訴他錯過了一個絕好的鏡頭:因為磨墨他打壞了家裡的一個盆,妻子和他吵得特別厲害,杜深忠想要捲鋪蓋離家出走。但是想到與焦波的一年之約,最終他沒有走成。在杜深忠眼裡,妻子永遠是那個沒素質、沒有精神追求的莊戶娘們兒,但卻是家裡邊最重要的人。首映式現場,「秀才」杜深忠向活動主辦方贈送了自己的書法作品。

第168戶人家

焦波在現場透露,為了更真實地拍攝這部紀錄片,焦波和他的攝制組在杓峪村裡呆了整整373天。在拍攝的373天時間裡,攝制組和當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總共拍攝近1000個小時的素材,最終剪輯出大約兩個小時的精華。「村裡一共有167戶人家,我們去了之後是第168戶。」焦波向現場觀眾們說道。而焦波的攝制組,除了他一個人年齡較大(接近60歲),其它四名主創的平均年齡只有20出頭。「所以我們這個片子展現的不僅是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而且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展現的,我相信也會受到年輕人喜歡。」他對該片充滿了自信。

《鄉村裡的中國》是焦波繼《俺爹俺娘》之後又一部震撼心靈之作,已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上海電影節白玉蘭最佳中國紀錄片獎,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最佳長片獎等十七項大獎。據悉,該片6月份在淄博放映時,上座率超過同期上映的《速度與激情7》。該片自9月5日起開始在濟南百麗宮影城持續專映。

      責任編輯:千陽
西藏白皮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      [2015-09-06]
西藏黨委:達賴認定的「班禪」違背教義      [2015-09-06]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白皮書      [2015-09-06]
習近平:發展是解決西藏所有問題基礎      [2015-09-06]
看完閱兵 外國政要來華都去哪兒了?      [2015-09-06]
男子駕裝載機撞警車碾行人 被擊斃      [2015-09-06]
中國遊客因航班延誤鬧曼谷機場 高唱國歌      [2015-09-06]
天津瑞海公司大樓主體被拆除      [2015-09-06]
周恩來披用半生圍巾首次在武漢展出      [2015-09-06]
陝官員舉報省高院院長「程序違法」      [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