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13日報道,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難民潮正席捲歐洲。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至少已有30多萬名難民經地中海進入歐洲。其中,80%的難民來自敘利亞,其餘難民主要來自伊拉克、也門、利比亞、埃及等國。
敘利亞人口約為2300萬人,現在已有400多萬人淪為國際難民,國內還有約760萬居民流離失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日前逼近敘利亞境內交通要道M5公路,而一旦該道路被極端組織控制,敘利亞流亡國外的難民數量可能會再度上升,達到800萬。
這場人道主義災難已經成為歐洲社會難以承受之重。為何敘利亞的難民數量會迅猛增加?敘利亞的複雜局勢是如何形成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大國博弈?
現狀
與戰爭「打游擊」的難民
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土耳其海灘遇難的照片,成為難民危機爆發以來「最揪心的畫面」。9月4日,庫爾迪一家唯一的倖存者,艾蘭的父親阿卜杜拉·庫爾迪回到敘利亞的科巴尼地區。
埋葬了妻子與兩個兒子之後,阿卜杜拉說他已經決定不再離開敘利亞。「我所夢想的一切都沒有了。我只希望和平重新回到敘利亞。」
庫爾迪一家原住大馬士革,2012年在混亂的內戰中,阿卜杜拉被抓,獲釋後便舉家遷往妻子娘家科巴尼。
僅僅過了18個月,「伊斯蘭國」的進攻,讓他們的生活再度被打亂。由於恐懼,科巴尼的居民大都逃走。阿卜杜拉的哥哥說,沒有人敢在這裡生活,離開成了唯一的希望。
如同庫爾迪一家一樣,冒險進入歐洲之前,許多難民已經在敘利亞國內流亡多地。居住於哈馬省的阿木魯什一家,也過著如眾多敘利亞民眾一樣的生活方式——跟戰爭「打游擊」。
阿木魯什一家最初居住於敘利亞西北部的哈馬市。內戰爆發後,一家人逃到北部城市阿勒頗。好景不長,阿勒頗也陷入衝突之中。今年年初,一枚炸彈從天而降,其母親、哥哥以及兩個侄子被炸身亡。穆罕默德七歲的女兒也被炸傷,腹部傷口長達十幾厘米。
穆罕默德意識到必須再次踏上流亡之路。於是,他們繼續北進,越過土敘邊境,在土耳其南部難民營駐紮下來,成為土耳其境內近180萬敘利亞難民中的一員。
李明波是少數幾個赴敘利亞實地探訪的中國記者,他於2011年和2015年4月份兩次赴敘利亞採訪。他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敘利亞難民的流亡去向複雜多變。許多難民在敘利亞境內不同省份間流亡。逃到國外的敘利亞難民,在戰事暫停時,許多會選擇返回敘利亞。戰事再次爆發時,又重新踏上流亡之路。
李明波說,他今年4月到達科巴尼,當時戰事已結束,「伊斯蘭國」已被趕走,但鎮裡80%建築倒塌,沒水沒電,食物主要靠從土耳其邊境口岸走私和偷渡。由於戰事暫緩,許多科巴尼居民返回家園,但今年6月,科巴尼再次爆發了一次戰鬥,不知道4月時返回科巴尼的居民現在是否安然無恙。
發端
40年屹立不倒的阿薩德家族
敘利亞內戰自2011年爆發以來,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即敘利亞政府軍、反對派以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這裡首先要提的就是阿薩德政權。
「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卡扎菲、穆巴拉克、本·阿里等,一個個曾經呼風喚雨的人物逐漸倒台。唯有巴沙爾·阿薩德屹立不倒。
敘利亞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1970年到2000年間任敘利亞總統,任期長達30年,是20世紀後期中東地區在位時間最久的國家元首,也是阿拉伯地區唯一一位成功將政權移交給家族下一代(即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領導人。
「阿薩德」並非是這個政治家族的原始姓氏。傳說中,哈菲茲·阿薩德的祖父一次遇到一個土耳其大力士,兩人比武,哈菲茲的祖父將土耳其大力士輕鬆撂倒。圍觀村民歡呼:「阿薩德!阿薩德!」在阿拉伯語中,阿薩德意為「獅子」。此後,哈菲茲的祖父便將家族姓氏改為「阿薩德」。
而哈菲茲·阿薩德也人如其名,成為敘利亞的一頭「雄獅」。1963年到1970年間,他發動多場革命政變,在敘利亞復興黨黨內及黨外鬥爭中取得統治地位。最終於1970年逮捕黨內最後一個競爭對手加魯德後,開始了對敘利亞長達三十年的統治。
在阿薩德家族內部,哈菲茲一直將長子巴希爾定位為總統繼承人。但1994年巴希爾車禍身亡,次子巴沙爾接替哥哥成為總統候選人。此前,青年巴沙爾被描繪成一名毫無政治抱負但醫術高明的眼科醫生。不過,兄長去世後,巴沙爾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學習,展現出阿薩德家族的「雄獅」本性。
2000年6月,哈菲茲·阿薩德去世,巴沙爾「順理成章」地成為復興黨推選的唯一總統候選人。這一年,巴沙爾只有35歲,不滿足敘利亞憲法規定的總統最低年限40歲的規定。但敘利亞議會臨時修憲,修改總統最低年齡限制。巴沙爾最終以97.29%的得票率當選總統。
巴沙爾上台後,推行一系列改革,一度被稱為「大馬士革之春」。但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加之國內石油資源減少,敘利亞的發展開始遇到掣肘。2010年前後,巴沙爾的統治遭遇嚴峻考驗。
內戰
「阿拉伯之春」變成「冬天」 武裝衝突升級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在遭受警察的粗暴對待後,自焚身亡。這一事件激起突尼斯人與國民衛隊衝突,造成大規模騷亂。
隨後,這一事件的效應不斷蔓延,埃及、利比亞、也門等國家都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逐漸發展為席捲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之春」。
2011年3月15日,大馬士革、哈塞克、德拉市等敘利亞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街頭反政府示威活動。4月18日,約10萬示威者在霍姆斯廣場靜坐,要求巴沙爾下台。
2011年下半年,國際社會的干預增多,敘利亞反對派逐漸興盛。包括全國委員會、革命委員會和自由敘利亞軍等在內的敘利亞反對派結盟。與此同時,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武裝衝突。
從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敘利亞平民遇難人數超過15000人。許多平民開始尋求逃離敘利亞。聯合國報告稱,在這一時期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均犯下包括謀殺、法外處決等戰爭罪行。
2011年4月開始,為躲避政府軍與反對派的武裝衝突,敘利亞人開始越過邊境逃往鄰國黎巴嫩和土耳其。
2012年1月後,由於政府軍加大了對霍姆斯等地的襲擊力度,敘利亞外逃人數迅速增長。2012年5月,霍姆斯省的胡拉鎮發生針對平民的屠殺,108名平民遇難。
2012年6月,哈馬省的艾庫貝爾也發生屠殺。伴隨著不斷升級的武裝衝突和針對平民的屠殺事件,越來越多的敘利亞平民選擇逃離。到2012年9月,聯合國難民署登記的逃往國外的敘利亞難民達22萬,而敘利亞境內受戰爭影響的平民達到250萬。「阿拉伯之春」走到了「阿拉伯之冬」。
惡化
「伊斯蘭國」死灰復燃 難民數量成倍激增
敘利亞內戰對大多數敘利亞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但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言,這卻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伊斯蘭國」的前身是成立於2006年的「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為「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伊拉克「基地」組織(AQI)在美伊戰爭後逐漸壯大,在2006年到2007年達到發展的巔峰。
不過,2007年到2008年間,AQI的濫用暴力激起普遍憤慨,多個遜尼派武裝選擇與美軍合作對其圍剿。到2008年6月,AQI在伊拉克已難有立足之地,多名頭目都被殺死或捕獲。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它在此後短短兩年間便死灰復燃,且規模很快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在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的武裝衝突中,不少地區出現權力真空,AQI趁亂進入敘利亞並不斷壯大。
2013年4月,頭目巴格達迪發佈宣言,稱敘利亞勝利陣線的建立、資助都出自AQI,兩個組織將合併,稱為「伊拉克及沙姆伊斯蘭國」(ISIS)。2014年,ISIS更名為「伊斯蘭國」(IS)。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亞非研究所教授、中東問題專家王鎖勞分析,推翻阿薩德政權的運動為「伊斯蘭國」壯大提供了外部環境。由於敘利亞政府軍失去對邊界的控制,敘東部靠近伊拉克地區的邊界逐漸喪失,敘伊邊境線名存實亡。而「伊斯蘭國」此前一直活躍於伊拉克西部。通往敘利亞的國門打開後,「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攻城拔寨。
自2013年4月擴張至敘利亞以來,「伊斯蘭國」迅速擴散到敘利亞北部和東部的多個省份。2014年2月,「基地」組織宣佈「伊斯蘭國」太過極端,並斷絕與它的一切聯繫。
在敘利亞攻城略地的「伊斯蘭國」,以極其殘暴的「統治」,加劇了敘利亞的動盪局勢,敘利亞難民數量開始成倍激增。
困局
大國博弈美俄立場迥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東問題專家李國富認為,歐洲大量接收敘利亞難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讓敘利亞重回和平局勢才是根治難民問題的治本之策。但如今敘利亞已經跟2011年之前完全不同。
在敘利亞局勢動盪之初,美國曾明確表示無意更迭敘利亞政權。但美國提出的「必須對內外政策進行實質性調整」遭到巴沙爾政權的拒絕後,美歐和部分地區國家便決定推翻巴沙爾政權。
2012年,美國等西方國家指責敘利亞政府屠殺平民,認定巴沙爾政權獨裁專制,宣稱其喪失了執政的合法性。當年11月,美國正式宣佈支持敘利亞反對派。2014年,美國國會批准美軍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裝備和訓練支持。
李國富向新京報記者分析說,在敘利亞內部衝突中,西方主導的國際輿論對敘利亞政局動盪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敘利亞此前長期是前蘇聯的地區盟友,也是俄羅斯重返中東戰略的重要前進基地。更重要的是,俄羅斯與敘利亞簽訂了俄艦隊駐紮敘利亞軍港的軍事協議。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月11日更是明確表示,俄會繼續向敘利亞提供武器裝備,以幫助敘政府軍打擊恐怖主義。拉夫羅夫指出,推翻敘利亞現政權是不可行的。
敘利亞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與伊朗建立戰略盟友關係的國家。敘伊戰略盟友關係不僅加強了敘利亞在中東政治博弈中的地位,更為伊朗擴大影響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土耳其和沙特也是對敘利亞局勢產生重大影響的地區國家。不過,2011年土耳其公開為反對派提供支持和庇護。在巴沙爾拒絕「改過自新」後,沙特等國多次推動阿盟對敘制裁,並呼籲對敘軍事干預。
李國富表示,雖然美國希望推翻巴沙爾政權,但美國在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家的軍事干預導致嚴重惡果,致使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極力避免再次陷入泥潭。「美國出兵干預敘利亞局勢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可能性很小。」
李國富分析,「目前敘利亞境內三足鼎立的局勢短期內不會改變,可以預見敘利亞的戰局還將持續。而無論三方如何攻城略地,受苦受難的都是敘利亞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