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訪美前夕習近平釋放四個信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20]

【文匯網訊】再過兩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將啟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歷史性會晤即將展開。

據人民日報報道,訪美前夕,習近平的日程安排非常緊湊,一個星期內他接連參加了多場重量級的會議和外事活動,包括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等。

在這樣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習近平的一言一行都被外界視作「風向標」,是各方瞭解中國觀點、把握中國態度的「重要窗口」。訪美前夕,透過這些重要會議和活動,習近平向世界釋放了四個重要信號。

信號1:中國會越來越開放

9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擴大開放」是整場會議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從1978年算起,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持續了30多年,未來是否會繼續擴大開放?全世界都在關注。習近平借此機會,用四個「堅定不移」亮明瞭中國開放的態度和決心,即「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拿其中的「利用外資」來說,這一次深改組會議,明確了利用外資是中國的長期方針,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這三個「不變」,等於給外國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會越來越開放,來中國投資安全是有保障的。

習近平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新華社

開放不只體現在投資上,對於外媒的態度也是重要風向標。9月18日,習近平在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時表示,中國將繼續對外國媒體持開放態度,歡迎外國媒體和記者來華採訪報道,向世界介紹中國發展,幫助世界把握中國發展機遇,增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合作。習近平的意思很明確:中國的開放是全方位的。

「擴大開放」不僅是向世界表態,也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在中國,改革和開放密可不分,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用習近平的話說,就是「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9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全文公佈,信號非常清晰:中國的開放不會止步,改革也不會停頓!

信號2: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些西方媒體和人士開始唱衰中國。

中國經濟還不行?9月17日,在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習近平給出了答案:中國經濟仍然擁有巨大的潛能、迴旋餘地、內在韌性,完全有條件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事實上,早在年初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就曾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增長率,中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現在增長7%左右的經濟增量已相當可觀,聚集的動能是過去兩位數的增長都達不到的」。

對於當前的增速放緩,習近平的判斷是,「這實際上是我們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結果」。

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的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居於前列」,並蘊藏了巨大的潛能。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啟了新一輪深化改革進程,60項改革任務已漸次展開。大到國企改革,小到百姓辦事,各種硬骨頭正在被啃下,各類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改革紅利、新一輪對外開放、內需拉動、新型城鎮化、創新驅動……這些都將助力未來經濟的持續增長。拿創新驅動來說,中國高鐵就打了一場漂亮仗:在習近平訪美前,拿下了一張美國大單——中美將合資建設美國西部快線高速鐵路。

對於未來,習近平佈局很清晰,「我們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信號3: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不僅造福兩國,也造福世界

習近平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新華社

在出訪前,習近平多次談到一個詞——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9月17日,在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習近平表示,中美兩國擁有許多重要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有矛盾難免,關鍵是怎樣調和,「只要雙方從大處著眼,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堅持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維護。」

還記得去年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習近平的致辭中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18日在會見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時,習近平提到,「建立起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這樣一種大國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

的確如此,我們看幾個中美之間的大事件。70年前,中美兩國通力合作,打敗了日本法西斯;可是在南海問題上,近年來因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摩擦不斷,造成了局勢緊張;再看一個中美合作的典型,伊朗核問題談判達成全面協議,同樣也離不開中美的攜手努力。「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在中美兩國之間無一事不是如此。寬廣的太平洋足夠容納中美兩個大國,足以讓中美兩國實現合作共贏。

其實,中國力主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僅是中美兩國人民之幸,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之幸。就像習近平說的那樣: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信號4:中國始終尊重和保障人權,但必須適合國情

9月16日,「2015•北京人權論壇」開幕,習近平專門發來賀信。在這封賀信中,習近平亮明瞭中國對於人權的態度。

第一,中國始終尊重和保障人權,過去和現在是這樣,未來更是這樣。習近平說,長期以來,中國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強人權法治保障,努力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公民、政治權利全面協調發展,顯著提高了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的保障水平,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歷經苦難,深知人的價值、基本人權、人格尊嚴對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意義,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環境,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推進中國人權事業和世界人權事業。」

第二,中國的人權發展道路,必須適合中國國情。長期以來,個別國家戴著「有色眼鏡」對中國人權狀況妄加評議,他們只知一味批評指責,卻看不到中國在保障人權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試圖把自己國家的人權標準強加給中國等其他國家。對此,習近平的態度也非常明確:「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意思很清楚,人權問題上不能忽視了不同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社會制度、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差異,中國的人權發展道路,必須適合中國國情。「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這將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中國人民的人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說。

習近平訪美
      責任編輯:高峰
劉雲山會見金正恩 轉交習近平親署函      [2015-10-10]
杜潤生:習近平王岐山的「精神教父」      [2015-10-09]
習近平就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向金正恩致賀電      [2015-10-09]
英外相:正仔細安排習近平訪英事宜      [2015-10-09]
習近平訪英將乘金馬車 下榻威廉王子婚房      [2015-10-09]
日媒讚習近平推進「一帶一路」對抗TPP      [2015-10-08]
曾俊華訪美與美財長會面談全球經濟      [2015-10-08]
習近平訪美顯現中國外交新變      [2015-10-07]
延安紅色旅遊升溫 梁家河農戶推「主席套餐」      [2015-10-07]
彭博全球金融影響力排行:習近平第二      [201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