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孟冰 重慶綜合報道)在新疆伊犁州的喬爾瑪烈士陵園裡,長眠著五名重慶戰士,他們在30多年前修築獨庫公路時犧牲。為了諾言與情義,戰友陳俊貴在天山深處當起了守墓人。
陳俊貴今年56歲,曾是一名築路戰士,談起當年築路的日子,他有些激動:「1980年4月6日,部隊遇到大雪封山,官兵們被圍困在雪山上。當時,上級派班長鄭林書和我等4名戰士去40公里外送信求援,我們帶著20多個饅頭,在冰天雪地裡爬行了三天三夜。」陳俊貴抹著淚說,生死關頭,班長鄭林書將最後一個饅頭讓給了年齡最小的他,自己和副班長羅強則英勇犧牲了。
「我的腿被凍殘,另一名戰士陳衛星的腳指頭被凍掉。」陳俊貴說,後來他們歷經艱辛,終於把信送到了,部隊得救了。
陳俊貴的老家在遼寧省瀋陽市遼中縣,1984年復員回家後,他被分配在縣城工作,但當年築路的點點滴滴一直留存在他的記憶中,時不時就會浮現出來。「我一直記得班長鄭林書犧牲前的情景,他曾囑托我一定要去他的湖北老家,代他看望他父母,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願望直到2005年才實現。」
1985年,陳俊貴辭掉工作,拖家帶口重返天山,為當年犧牲的戰友們守墓,夫妻倆靠採集天山雪蓮和野蘑菇維持生計。
喬爾瑪烈士紀念館相關人士介紹,1974年4月,解放軍某部從湖北宜昌來到天山,擔負修築獨庫公路的任務。這條路於1983年8月竣工,全長563公里,北起獨山子、南至庫車,縮短南北疆行程距離近600公里。
陳俊貴說,先後有168名官兵為這條路獻出了生命,其中包括5名重慶籍官兵。陳俊貴說,因為多種原因,陵園與大部分烈士親人失聯。「班長犧牲前的囑托給了我啟發,我希望有生之年代戰友找到他們的親人。」陳俊貴說,如果戰友的父母還健在,他會為他們做一頓飯,代戰友盡孝;如果戰友的父母過世了,他將替戰友給他們掃墓,在墳前送上一束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