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日本專家:中國高鐵已超越新幹線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9-25]
放大圖片

中國高鐵全球版圖

【文匯網訊】中國的「高鐵外交」仗着平價攻勢,接連在全球報捷,令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響起警號。中國繼中標參與由加州洛杉磯伸延至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370公里高鐵路段後,前天(9月23日)再有印尼官員放風,暗示中國比日本的有更高機會奪得當地的高鐵合約。

據環球時報9月25日報道,「這樣下去日本的新幹線肯定會敗給中國高鐵。」一位業內人士擔憂道。未來4年,亞洲鐵路市場規模將達到3726億元人民幣。面對這塊大肥肉,世界各大鐵路公司都在磨刀霍霍,生怕在這場「奪肉大戰」中落後一點。

亞洲鐵路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中國和日本,兩國已經在印度、泰國、印尼交手多次。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泰國、印度都選擇了日本新幹線,放棄了中國高鐵;印尼則誰的技術都沒有採用,日本看似取得了這場爭奪戰的暫時勝利。然而,日本媒體稱,日本新幹線出口面臨三大難題,很快將露出破綻,丟失更大的市場。

首先,日本新幹線的賣點與當地需求不一致。運營半世紀以來的「零死傷」、平均每列車的誤點時間不超過1分鐘,雖然日本以此為榮,但想引進高速鐵路技術的國家卻不一定這樣想。眾所周知,這些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除去政治原因外,花費問題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日本新幹線價格十分昂貴。截至目前,日本只向台灣輸出過新幹線技術。台灣高鐵於2005年5月完工,2007年12月投入運營,由於成本過高,入不敷出,連年赤字,估計今年將宣佈破產。雖然日本稱其新幹線的安全性世界第一,但是畢竟新幹線在日本國內製造,成本高昂。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一旦貿然採用新幹線技術,其運營收入很可能連貸款利息都還不上。而且,發展中國家與日本不同,不那麼追求到站時間的分秒不差。

其次,日本新幹線的「加拉帕戈斯化」。「加拉帕戈斯化」是日本的商業用語,指在孤立的環境中獨自進行「最適當化」,從而喪失和區域外的互換性。當日本企業面對外部競爭時,往往會因此敗下陣來,最終被世界淘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平板業界巨頭夏普的衰落,由於故步自封,固執於日本製造,白白斷送了良好開局。新幹線也是同樣,由於東日本鐵路公司壟斷,新幹線也全都在日本島內製造,雖然日本的磁懸浮列車不斷刷新世界最快紀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固執於日本製造,導致新幹線成本高居不下,勢必會影響國際競爭。

日本與德國作為世界兩大工業強國,其採取的策略完全不同。德國更注重利用技術的輸出來佔領市場,而日本則不是。因此,日本眾多商界人士都擔心,「加拉帕戈斯化」會斷送日本新幹線的前程。

最後,中國高鐵的迅速發展。此前世界只有德國西門子公司、加拿大龐巴迪公司、法國阿爾斯通公司,3大鐵路公司與日本新幹線技術競爭海外市場。但2000年以後,中國高鐵迅速發展。2014年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已經超過了1.6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面對這麼強大的競爭對手,日本也不能視而不見。並且,中國高鐵擁有投資少、運營成本低、維護成本低等價格優勢,正好符合亞洲各國的需求。特別是中國主導的亞洲投資銀行建立後,可以為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支持。

據日本專家的調查顯示,中國高鐵在軌道面、高架橋強度等方面已經遠遠超越了東海道新幹線。日本媒體稱,只有日本人才認為中國高鐵不安全。雖然中國在前兩次交鋒中暫時失敗,在第三次交鋒中打了平手,但日本媒體還是認為,未來亞洲高鐵市場注定將掀起一場廝殺,中國在競爭中擊敗日本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今後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責任編輯:glory
厄爾尼諾持續至明年 今冬將現暖冬      [2015-11-24]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周來振被查      [2015-11-24]
中傳遭「連鍋端」 正副校長被免      [2015-11-24]
工信部擬定手機預置軟件必須可卸載      [2015-11-24]
證監會副主席姚剛為啥落馬?      [2015-11-24]
外交部回應南海仲裁案仲裁結果      [2015-11-24]
圓通速遞第二架自有波音貨機開航      [2015-11-24]
成都市委副書記李昆學落馬前頻繁露面      [2015-11-24]
國際反家暴日 對家庭暴力說「不」      [2015-11-24]
細胞修復急先鋒 MG53護心肺      [2015-11-24]
  即時新聞今日排行
廣深港高鐵內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啟用。從深圳和廣州坐高鐵,分別僅需15分鐘和30分鐘便可到達香港,形成「廣深港半小時經濟圈」。對此,你認為:
香港將融入內地的高速鐵路網,有利於經濟發展。
香港如未能處理好一地兩檢問題,高鐵作用不大。
        [查看結果]


文匯報檢索 | 文匯報必讀 | 文匯報欄目 | 文匯報獲獎 | 文匯報訂閱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