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她贏得了諾貝爾獎,為何評不上院士?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0-06]
放大圖片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的大屏幕顯示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

【文匯網訊】人民網報道,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佈,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李克強致信祝賀屠呦呦獲諾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致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中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表示祝賀。

李克強在賀信中說,長期以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包括醫學研究人員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攀高峰,取得許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中國科技繁榮進步的體現,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體現,充分展現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希望廣大科研人員認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瞄準科技前沿,奮力攻克難題,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屠呦呦: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5日晚間,剛剛摘取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通過前往看望她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向外界表達的獲獎感言。

當年獲拉斯克獎後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屠呦呦獲獎的消息一經傳出,在國內再度引發熱議。此前,屠呦呦在2011年獲得拉斯克獎時,曾引來「一人獲獎公平嗎」、「三流條件何以創造一流成果」、「為什麼落選院士」等疑問。人民日報記者趙永新當時曾以「柏木釘」的筆名,在人民日報發過三篇評論,對這些問題一一回應。在此,我們特意將他的舊作編輯後重發,幫大家瞭解屠呦呦獲獎背後的故事。

屠呦呦獲獎:一人獲獎公平嗎?

公平!科研獎勵尊重「第一」、崇尚「首創」

「不能把團隊的成果歸於一個人」;「把獎頒給她一個人,對項目的其他參與者不公平」……自屠呦呦獲得拉斯克獎以來,類似的言論就不絕於耳。

我們不妨對青蒿素研究的歷史稍作梳理——

1967年5月23日,中國政府啟動「523項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藥性的新型抗瘧藥物。科研人員篩選了4萬多種抗瘧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藥,但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結果。1969年1月,年輕的實習研究員屠呦呦,以組長的身份加入該項目。經過200多種中藥的380多個提取物篩選,該小組最後把焦點鎖定在青蒿上。

受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啟發,屠呦呦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號樣品」,該樣品對鼠瘧、猴瘧瘧原蟲的抑制率為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開的抗瘧藥內部會議上首次公開報告的全部內容,引起參會人員的極大興奮。在這一研究成果的啟示、鼓舞下,雲南藥物所的羅澤淵與山東中醫藥研究所的魏振興,也分別提取到含量更高的青蒿素。在此後的臨床應用、結構測定和新藥研發中,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李國橋、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周維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李英等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難看出,長達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的確是協作攻關的集體結晶。但拉斯克評獎委員會之所以把獎盃頒給屠呦呦,所依據的是三個「第一」:第一個把青蒿素帶到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個做了臨床實驗。

以「第一」論英雄,並不是推崇「個人主義」、否定其他參與者的功勞,而是旨在強調第一發現者在科學研究中獨一無二的貢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茫茫黑夜中,是第一個發現者或發明人開啟了希望的大門,為後來者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徑,其地位和作用無可替代。試想,在青蒿素研究中如果不是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之後的結構測定和藥物改良就無從談起,「東方神藥」不知何時才能誕生。

科學研究不是「記工分式」的簡單勞動,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險。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創」,才能激發更多的勇者不畏艱難,向著光輝的頂點執著攀登。如果在科技獎勵中採取「人人有份」的平均主義,不僅不公,而且有害:這樣做不僅消解了第一發現者或發明人的價值,也會打擊他們的創新積極性,阻礙重大原創成果的產生。

三流條件何以創造一流成果?

紮實做事!科研人員應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讓人震驚的是,屠呦呦的科學創舉,是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據屠呦呦介紹,當年是「要什麼沒什麼,只能買來7個大缸,在幾間平房裡用土法做提煉」。

就是在這樣異常落後、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等年輕的科研人員懷著「為國家做貢獻」的激情與夢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歷經無數次失敗,終於研製出挽救了數億瘧疾患者的「東方神藥」,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現在的科研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為何難得做出世界級的領先成果呢?

一位年輕的科研人員給出的答案是:我們這個年代的科學家大多數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靜下心來挖掘原創的成果。

屠呦呦獲獎:為何曾被稱為「三無」科學家,落選院士?

是該檢討、改進兩院院士的評選標準、方法和程序的時候了。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歷史條件所致,落選院士則值得探究。據瞭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

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落選院士的,在我國並非個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享譽海內外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

這些人是因為學術水平不高、科學貢獻不大而落選院士嗎?答案顯然不是。從上述幾位「落選院士」的治學為人風格中,人們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紮在水田里研究超級水稻;李愛珍數十年如一日呆在實驗室裡搞研究,如果不是因為她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恐怕還不為社會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際」,還「比較直率,講真話,不會拍馬,比如在會議上、個別談話也好,她贊同的意見,馬上肯定;不贊同的話,就直言相諫,不管對方是老朋友還是領導」。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中國農大原校長石元春、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雖然因涉嫌學術造假而屢遭檢舉、質疑,卻依然穩坐院士的寶座;相當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順風順水地當上了院士,風光於政、學、商諸界。

默默工作、不善交際、敢講真話、貢獻卓著的落選院士,涉嫌造假、擅長公關、有權有錢的卻順利當選、風光無限。兩相比照,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信號?給公眾造成了怎樣的印象?

是該檢討、改進兩院院士的評選標準、方法和程序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陳夢怡
屠呦呦: 看電視才知獲獎      [2015-10-06]
李克強致信賀屠呦呦獲諾獎      [2015-10-06]
屠呦呦曾多次落選院士 被稱「三無」科學家      [2015-10-05]
屠呦呦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      [2015-10-05]
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到底是個啥?      [2015-10-05]
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等3人獲諾貝爾醫學獎      [2015-10-05]
諾獎揭曉倒計時 10位中國作家獲提名      [2015-10-05]
諾獎明日揭曉 獲獎者會怎麼花獎金?      [2015-10-04]
處理難民問題受贊 默克爾有望獲諾獎      [2015-10-04]
2015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