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青年報》10月14日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李敦球的評論文章《中朝關係的「變」與「不變」》,文章稱,外界企圖唱衰中朝關係,但最近中朝高規格的外交互動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中國是不會「棄朝」的。文章如下:
10月10日,朝鮮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活動,紀念勞動黨成立70周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更引人關注的,或許是中朝關係的急速「升溫」。在9日一天之內,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給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發去賀電,還委託轉交親署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率中共代表團出席慶祝活動,並對朝鮮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專程到朝鮮駐華使館出席慶祝活動。如此高規格的對朝外交動作,近年罕見,足以讓國際社會驚訝。
外界一般認為,自2011年年底金正恩執政以來,中朝關係跌入低谷,對此議論紛紛,甚至企圖唱衰中朝關係,如韓國聯合通訊社9月曾發佈消息稱:「朝鮮10月舉行的勞動黨建黨7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沒有被列入對外邀請名單中。據瞭解,朝鮮已給部分非洲和南美領導人發出邀請信。」
劉雲山率團訪朝使有關猜測和謠言不攻自破。其實,中朝關係並非外界揣測的那麼糟糕。例如,此前金正恩接見過3位中國領導人:2012年接見了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同年還接見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201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訪問朝鮮,金正恩接見,並一起參加活動。朝方每年都有高官訪華。中朝兩國領導人每年都互致賀電,金正恩多次給中國志願軍烈士陵園贈送花藍等。這些都有力說明中朝友好交流關係並沒有斷裂。
在外界和媒體並不看好中朝關係走向之際,中朝卻開展了如此高規格的外交互動,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預示著雙邊關係的轉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首先,中朝最高領導人再次強調要繼承中朝傳統友好關係。習近平在親署函和賀電中分別說道,「中朝傳統友誼由雙方老一輩領導人親自締造和精心培育,是雙方共同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倍加珍惜」。「我們願同朝鮮同志共同努力,把中朝友誼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金正恩在會見劉雲山時說:「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留給我們的最大外交遺產就是朝中友好。把這一寶貴財富不斷傳承並發揚光大,是朝鮮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立場。」可見,中朝傳統友誼是非常牢固的,雙方都不會輕易拋棄。
其二,標誌著中朝關係已經走出所謂的「低潮」期。縱觀建交66年來的中朝關係,基本上保持著穩定的、友好的雙邊關係。但先後也出現過三次「低潮」時期:第一次「低潮」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抨擊了朝鮮最高領導人,對雙邊關係產生了巨大的衝擊。20世紀70年代,中方向朝方作出了必要的說明,雙邊關係和好如初。1992年8月中韓建交,中朝關係出現第二次「低潮」,從2000年開始走出陰影,中朝兩黨兩國領導人密集互訪。第三次所謂的「低潮」發生在金正日去世後,特別是2013年2月朝鮮第三次核試驗之後,所謂的「戰略負資產」論、「棄朝」論等在這一時段集中爆發。當然,上述毫無戰略遠見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此次中朝高規格的外交互動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中國是不會「棄朝」的。
其三,發展中朝關係是中國黨和政府長期的戰略方針。習近平在給金正恩的親署函中說:「中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朝關係,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把握中朝關係發展,堅持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兩國關係。新形勢下,我們願從中朝關係大局和兩國發展大計出發,同朝方密切溝通、深化合作,推動中朝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金正恩在會見劉雲山時說:「朝方願同中方繼續保持高層密切交往,加強各領域交流和務實合作。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開創朝中關係美好未來。」劉雲山說:「我們願同朝方一道,本著『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加強合作』的精神,加強兩黨兩國高層交往,增進雙方各層級、各領域的交流,促進雙邊經貿務實合作,開創中朝關係新的未來。」
其四,中朝能管控好分歧,朝核問題不會影響中朝關係大局。中朝在維護友好關係大局的同時,並沒有迴避雙方分岐,當然,主要的分歧還是朝核問題。劉雲山在會見金正恩時說:「中方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將一如既往地為此發揮應有作用。我們願同朝方共同努力,早日重啟六方會談。」金正恩表示: 「朝鮮正在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需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朝鮮願繼續為改善北南關係、維護半島局勢穩定作出努力,希望有關各方共同努力。」雖然,朝鮮已將「實行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並舉」的方針寫入黨章和憲法,但是,金正恩在當日閱兵儀式上的講話中並沒有要加強核武力建設的內容,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誠然,半島無核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逐步積累的過程,在此期間,雙方的分歧或許長時間存在,但會在可控範圍之內,因為核問題不是中朝關係的全部,不會影響中朝友好關係的根本方向。
其五,高度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豐功偉績是見證和傳承中朝友誼的重要載體。10日上午,劉雲山參觀了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展廳,深切緬懷65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軍民並肩作戰,歷盡艱辛,贏得勝利的光輝歷史。11日上午,劉雲山專程趕赴安州祭掃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並在祭掃活動上發表講話,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向長眠在朝鮮大地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致以沉痛悼念。劉雲山說:「在朝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紀念設施,記錄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生死相依、浴血奮戰的卓絕歷史,是見證和傳承中朝友誼的重要載體。」
總之,中朝關係的「變」是指在中朝傳統友好關係中匯入時代的元素,如合作、發展、共贏等理念,也不迴避雙方的分歧。中朝關係的「不變」是指中朝友誼的基石牢固,發展中朝友好關係的共識不變,大局不變,方向不變。在閱兵儀式上,金正恩和劉雲山兩人肩並肩手挽手共同向台下致意,或許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