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海巖 北京報道)「足寒傷心,民寒傷國。」在人民大會堂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裡,國家主席習近平回憶起少年時在陝北農村的生活經歷,那時中國農村的貧困,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此後四十多年,無論在地方還是中央工作,他均在扶貧上花最多精力。
10月17日是中國第二個扶貧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則於前一日高規格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並做主旨演講。「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這已是近期習近平第二次闡述他的扶貧觀。
習近平說,回顧中國幾十年來減貧事業的歷程,他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上個世紀60年代末,還不到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了陝北一個小村莊當農民,一幹就是7年。「那時,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我當時和村民們辛苦勞作,目的就是要讓生活能夠好一些,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
陝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習近平對中國貧困地區如數家珍,到過中國絕大多數最貧困的地區。習近平描述稱,他到鄉親們家中,與相親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習近平再次引述這一古語,形容所謂治國對待民眾,就像父母對待孩子、兄長對待兄弟一樣,為其饑寒貧困而悲傷。正因為此,「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