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鍾希田 雲南報道)記者28日從文山州宣傳部得到證實,地處中越邊境的文山州26日舉行中越邊境第三次掃雷任務部署會議,正式拉開中越邊境第三次掃雷序幕。
任務:兩年掃除逾50平方公里雷區
據文山新聞網、文山廣播電視台綜合報道,文山州必須在2017年底以前,完成中越邊境雲南段50多平方公里雷區掃除和20多平方公里雷區永久封圍任務,掃雷涉及地區主要包括富寧、麻栗坡、馬關三縣。此次掃雷堅持「部隊掃、地方封」的原則,雷區掃除由部隊負責完成後,已掃除雷區由當地政府接收,永久性封圍設施由當地政府負責維護,封圍及相應設施應具備至少50年有效期。
此次掃雷工作的時間安排為,2015年10月底前,做好掃雷準備;2015年10月底至2017年10月底,完成雷區掃除和封圍任務,2017年11月初至12月底,完成掃雷收尾工作。
較前兩次危險係數更高
此次中越邊境掃雷是繼1992年4月至1994年9月、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兩次邊境大規模掃雷之後,開展的第三次中越邊境掃雷行動。比起前兩次掃雷,任務更為艱巨,主要是易掃雷區已在前兩次掃完,目前面臨地形環境複雜,植被茂密,作業難度更大、危險係數更高的「硬骨頭」。為確保任務圓滿完成,雲南省軍區於6月中旬組建了掃雷指揮部,從所屬部隊抽選軍政素質過硬、身體素質好的官兵參加掃雷行動。
為使掃雷工作高效順暢運轉,文山州常務副州長孫勇在會上要求,掃雷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的職責作用,建立健全定期聯繫、要事會商、問題聯處三項機制,並積極配合做好供水、供電、通信、醫療、交通等各項保障工作,為掃雷部隊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邊境地區的「雷患」解除,不僅能保護邊境地區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改善生活環境,還能改善與越南陸地邊境互聯互通條件,加強與越南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沿邊經濟發展。
副稿:邊民深受雷害之苦
中越邊界綿延1350公里,雲南與廣西兩省與越南萊州、老街、河江等省接壤。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1979年3月16日結束。但中越邊境衝突仍然持續,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在邊境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地雷戰。地雷主要用於防偷襲、防偵察等,但卻成為中越邊民生產、生活的隱患。
文山州境內老山、者陰山、東山、扣林山是地雷戰主戰場,埋雷不計其數。官方前幾次大規模掃雷行動,大約除掉當時埋設的一半。遺留地雷給邊民生活造成隱患,截至2013年底,僅文山州麻栗坡縣因戰遺留問題就致傷、殘、亡約2087人。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亞洲的越南、柬埔寨、朝鮮半島、中國,歐洲的德國,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塞拉利昂等國家是地雷重災區。1997年12月3日,全世界121個國家簽署《渥太華公約》,公約規定,締約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用、發展、生產、獲取、保留或轉讓殺傷人員地雷;現存的所有殺傷人員地雷將在公約生效後的四年內予以銷毀,現有雷區在10年內清掃乾淨。同年,國際禁雷運動組織及其協調官喬迪·威廉斯(Jody Williams)因在禁止殺傷人員地雷方面的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