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新疆現千年前奴隸買賣文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1-13]
   

《闞氏高昌永康十二年(477)閏月十四日張祖買奴券》。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馬晶晶 新疆報道)近日,在新疆吐魯番舉行的「絲綢之路出土民族契約文書研究」國際學術論壇會上,一張名為《闞氏高昌永康十二年(477)閏月十四日張祖買奴券》的契約文書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根據文書內容,早在1500餘年以前,活動在吐魯番一帶的一個名叫康阿醜的商人為了把自己的奴隸賣個好價錢,給一個30歲的奴隸取了「益富」這樣一個吉祥的名字,結果,這個奴隸為他換取了137匹棉布。

這張契約文書出土於洋海墓地。據介紹,南北朝時期,人口買賣屬正常的交易活動,奴隸主要來源於中亞粟特地區、西域塔里木周邊、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甚至戰爭掠奪。而活躍於這個時期的商人們,為了將奴隸賣個好價格,會給男女奴婢取上吉祥、褒義的名字,再向當地居民推銷,比如:「益富」、「綠珠」等,以此來換取豐厚的報酬。

據了解,為期兩天的「絲綢之路出土民族契約文書研究」國際學術論壇會邀請了國內外60餘名專家,專家帶來了30餘場報告,展示了41件珍貴文書。內容主要涉及:古絲綢之路上的土地、住宅、水井、果園、樹木等買賣文書,以及古代居民的財產贈送、轉讓,遺產的分配等文書。與會專家通過這些文書留下的記憶碎片,向人們再現了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神秘的故事。

900多年前新疆流通布幣

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新疆龜茲境內還曾流通過一種特殊的貨幣,即長達2.8米的棉布貨幣。據介紹,這種棉布貨幣以當時「花蕊布」為製作材料,是由唐代西州、龜茲等地的地稅之一種——官布演變而來。它的尺寸分別為2.84×0.3米和2.84×0.2米,棉布上蓋有回鶻汗王的印璽。因棉布貨幣經久耐用,政府每7年回收清洗一次,再繼續流通。

      責任編輯:林沥
新疆考古新發現13座佛寺遺址      [2015-11-12]
劉佳義在新疆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2015-11-09]
新疆驚現古代殘疾鑒定文書      [2015-11-05]
新疆多地上空現「異常天象」      [2015-11-05]
新疆邊防總隊原總隊長被雙開      [2015-11-03]
新疆扶貧辦原主任趙國明被雙開      [2015-11-02]
新疆日報原總編輯被雙開 曾妄議中央      [2015-11-02]
新疆開出首張無人機罰單      [2015-10-29]
阿富汗地震 新疆多地震感強烈      [2015-10-27]
新疆驚現神秘「小火球」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