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南方供暖」已成各界共識 模式存爭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1-17]
放大圖片

南北方供暖之爭。

【文匯網訊】15日開始,北京、河北、陝西等多個省市正式供暖,標誌著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來,每逢供暖期,呼籲「南方集中供暖」的話題都會成為熱點。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在集中供暖的北方,不少居民仍然要忍受室內的寒冷;而在南方有些城市,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冬天開始變得並不那麼難熬。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南北方供暖之爭」其實已經演化為「集中與分散」的供暖模式之爭。

北方:同一熱網住戶取暖效果大不相同,一戶不交費全小區受「連坐」

「我在北方的寒夜享受春天的溫暖」。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因為有集中供暖而非常安逸、舒適,令南方人「羨慕嫉妒恨」。但事實上,對於不少北方居民來說,漫長的冬天同樣意味著要忍受寒冷的煎熬。

「就一個字——冷!」北京朝陽區管莊西裡小區的居民楊新月,住的是一個大約20多年前建的「90後」板樓,保溫性能較差,而楊新月又恰恰住在一層,室溫根本達不到18攝氏度的基本供暖標準。不得已,「雙十一」期間,她搶購了一大批保暖衣物。她說,小區內至少有二十幾戶面臨同樣的問題。「我的老家在江蘇,南方人都說北京冬天有暖氣很熱,其實這要具體看個人的居住情況。」

事實上,在北方現行的集中供暖模式下,受樓層、樓體質量、管網等因素影響,即使處於同一熱網內的住戶,取暖效果也往往大不相同。交同樣的取暖費但「冷暖各異」,這往往令居民對供熱公司產生怨氣。

在寧夏石嘴山市長慶社區,住戶李阿姨家東側臥室供暖正常,西側客廳卻長期「勉強溫熱」。「交了全額取暖費家裡卻只熱一半的房間,冬天在客廳看電視要披棉襖。供暖公司說這一側的暖氣管道老化堵塞,熱水流不過來。」李阿姨說。

除了樓體老化、管道「跑冒滴漏」等客觀因素,還有一些居民因「連坐」挨凍。銀川市綠地21城的一位業主說,物業公司提出要向燃氣公司預交100多萬元燃氣費,只要有一個業主不交暖費,小區整體都無法供暖。「屋裡開了電暖氣還是凍得腿疼。」這位業主說。

業主認為暖氣燒得不好拒絕交暖氣費,而供熱企業因收不回供暖費無力提供更好的采暖服務,這種「死循環」在集中供暖的北方十分常見。以北京為例,去年整個采暖季內,負責北京三分之一城區供暖的北京熱力集團接聽了約15萬個投訴電話,七成以上是投訴室溫不達標。與此相應的是一些市民拖欠暖費。「確實有惡意欠費的,一年年累積下來比較多。」北京熱力集團副總經理劉榮說。

為破解這一「死循環」,北京熱力集團在前期試供暖時,側重老舊小區、低溫區和重點不熱地區,盡量提早解決暖氣不熱的問題;同時,相關部門正與社會徵信體系機構磋商,或將惡意拖欠暖費行為納入個人徵信系統。

南方: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采暖方式多元化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卻在南方被凍成了狗。」這個在網上流傳頗廣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長期以來對南方冬天的印象。

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披露,調研發現,南方近年來采暖方式日趨多元化,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具體包括蒸汽供暖、地源熱泵技術供暖,或者暖氣片、地暖、空調、油汀等家庭獨立供暖設備。當然,由於設備差異,供暖的效果不盡相同。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並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國家劃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川等。這些省份冬季室溫遠低於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

記者調查發現,上述地區近年來都陸續啟動供暖服務,規模和形式相較北方而言屬於分散型,卻讓不少人過上了相對的「暖冬」。在湖南長沙,市民董英使用燃氣壁掛爐取暖,她的鄰居有的使用空調、有的使用地暖。董英說:「我的房子90平方米,一般每年用4個月,家裡有老人所以24小時開著,燃氣費約1500元,不貴、也暖和。」

雖然南方以分散采暖為主,但也有城市逐步探索「集中供熱」。湖北武漢在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通過鋪設完善的城市熱網,讓數萬戶家庭受益;2010年頒布的《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進行城市熱力規劃,推廣熱電聯產……新建的開發區和有條件的住宅區、城鎮,應當集中供熱。」

安徽合肥熱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總體來說,南方的「集中供熱」以小區和一些公共建築為單位,和北方相比仍屬於「分散」。也正因如此,服務手段更加靈活。該集團15日宣佈,在當地12月5日的法定供暖時間前,需要提前用暖的用戶通過申請即可供暖。「我們盯著天氣預報,一有冷空氣過來,馬上申請開通暖氣。」合肥市報業園小區居民呂峰說。

江億說,有人呼籲南方像北方一樣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上可能存在誤區。一是覺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補貼,事實上,目前北方采暖多數也是個人自費;二是認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實,冷熱不均、環境問題都困擾著北方老百姓。更何況,南方的能源種類、氣候和生活習慣與北方截然不同。

集中還是分散?算好經濟、節能、環保「三本賬」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南方極端天氣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對於「南方也要供暖」已達成共識,當前爭論的焦點其實是在於如何供暖。為比較集中和分散兩種供暖模式,可以先算「三本賬」。

一是老百姓的「經濟賬」。傳統的集中供暖按面積收費,供熱時間早晚、暖氣溫度高低甚至家中是否使用,都得按同樣標準交費,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吐槽點」。

家住北京西二旗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房子面積140平方米,如果集中供暖,按照每平方米30元的標準,一年采暖費4200元。她和家人選擇壁掛爐采暖,出差或是天暖些就關上,天冷了就開,溫度適宜,一年下來大約花費1600元。

二是環境的「治理賬」。近年來,一到供暖季,北方霧霾指數便迅猛飆升。為降低燃煤污染,北方要求使用優質煤,北京更是全面「煤改氣」。不過,劉榮等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燃氣鍋爐與燃煤相比,粉塵、二氧化碳減少了,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依然很大,而氮氧化物是霧霾的重要成因。

江億說,無論是燃煤還是燃氣,在集中供暖模式下都難免造成污染,建議在條件適合的城市,更多使用燃氣壁掛爐等「分戶式設備」。像北京回龍觀等區域,新建小區幾乎都安裝了燃氣壁掛爐。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調研發現,使用分戶式設備操作更自主,所產生的排放相對更少。

三是國家的「能源賬」。記者瞭解到,集中供暖主要有三方面的能源損耗,一是管網熱損耗,尤其是長途輸送,二是建築熱損耗,三是一些居民「開窗散熱」等不良習慣帶來的浪費。其中,建築損耗占比達到40%以上。所以無論南方北方,當務之急是對老舊小區做好節能改造,新建房屋必須提高節能標準。

業內人士建議,從節能角度看,由於天然氣的稀缺,北京「煤改氣」後應更多使用壁掛式燃氣爐,否則把燃氣用於熱電聯產或大量鍋爐房,用量大、損耗多;對於沒法實現「煤改氣」的絕大多數北方城市,以及江蘇徐州等煤炭資源豐富、電廠較多的南方城市,還是要依靠燃煤集中供熱,但在熱源上可以更多加入工業餘熱,減少優質煤損耗、降低污染,同時,在計量方式上不能像以往那樣「一刀切」,需要探索更靈活的「分散計量」。

      責任編輯:許月華
《南方日報》刊發萬字評論員文章《論五大發展理念》      [2015-11-05]
孫曉毅被免去南方電網紀檢組長職務      [2015-08-31]
曹志安任南方電網黨組副書記      [2015-08-12]
海軍5艘中華神盾集結南方      [2015-08-09]
南方「燒烤」 北方「水戲」      [2015-08-04]
汪涵斥資逾500萬資助湘方言保護      [2015-07-05]
南方電網副總利用內幕炒股 8年穩賺不賠      [2015-06-28]
中國南方電網原董事祁達才被逮捕      [2015-06-16]
美國南方暴雨洪災致19死30人失蹤      [2015-05-27]
青島建成半集中式污水垃圾協同處理中心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