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修建於1864年的巴塔克蘭(Bataclan)音樂廳(也譯劇院)坐落在巴黎第11區的伏爾泰大道。在13日這場長期預謀、精心策劃的殺戮行動中,為何極端恐怖分子偏偏鎖定巴卡特蘭劇院?也許,該劇院多年的「親以色列」背景吸引了極端宗教分子的注意。
據歐洲時報11月18日報道,早在2009年,該劇院因為以色列邊防部隊舉辦宴會而屢次遭到巴勒斯坦支持者的抗議、威脅。2011年,「伊斯蘭軍」恐怖分子曾承認,他們打算襲擊「猶太人擁有的巴塔克蘭劇院」。因此,巴塔克蘭音樂廳不幸被挑中,是否與它所謂的「猶太血統」有關?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L)宣佈對11月13日巴黎襲擊事件負責,並聲稱「數百個偶像崇拜者,在巴塔克蘭這個娛樂場所裡,舉行了邪惡的聚會」。
不少專家指出,數年之前伊斯蘭武裝分子就認為巴塔克蘭劇院前老闆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並因此盯上了這家劇院。
劇院上演「巴以衝突」
馬克·赫克是法國國際關係學院(IFRI)安全研究中心的專家。在《在法國起義?》一書中,提到早在2000年代後期,巴塔克蘭劇院就激怒了巴勒斯坦支持者。
2008年12月,以色列軍隊在加沙進行軍事行動,巴塔克蘭音樂廳所受的威脅也愈加頻繁、激烈。
據赫克回憶,2009年,法國本土四大支持巴勒斯坦的協會(國際保衛巴勒斯坦人民民間運動CCIPPP,法國猶太人和平促進會UJFP,法國巴勒斯坦聯盟AFPS和巴勒斯坦青年協會)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強烈譴責巴塔克蘭劇院舉辦了盛大活動,以接待、支持以色列軍隊。聲明稱,「我們剛剛得知,2009年1月25日,以色列復國主義者在巴黎舉辦了募捐音樂會,以支持以色列國防軍。這場演唱會的消息首先在巴塔克蘭劇院公佈,並最終在巴黎第五區一個猶太社區中心裡秘密地舉行」。
巴勒斯坦軍人更是指責法國政府竟然「允許在法國國土,舉行支持侵略軍隊的活動」。
「下一次,我們不只是說說而已」
赫克指出,這些2007-2009年在巴黎定期舉辦的年會僅僅是為了支持以色列軍隊的社會工作,而並非為購買軍事武器籌款。
然而,晚會仍持續遭到穆斯林抗議。每次劇院舉辦年會時,都不得不在周圍安插大量警力。
2008年,支持巴勒斯坦的穆斯林拍攝了一段在巴塔克蘭劇院門口示威的錄像。視頻中,一個蒙面穆斯林抗議者表示:「不管是在巴黎郊區78省芒特拉若利市(Mantes-la-Jolie)、93省新庭市(La Courneuve),抑或是在91、94省,到處都有教友早已無法忍受這種赤裸裸的挑釁行為!」
反對者還聲稱,如果巴塔克蘭劇院像往年那樣,繼續為以色列邊防軍隊舉辦慶祝活動,那麼他們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更有示威者進一步威脅,稱將報復法國「所有」為以色列舉辦活動的文化場館:「這種行為是可恥的,是罪惡!他們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曾經接待過以色列協會的巴黎體育館劇院,也收到了類似威脅。
老闆是猶太人才遭恐襲?
赫克認為,在親巴勒斯坦群體在巴黎抗議期間,「極有可能巴塔克蘭劇院作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娛樂場所』的形象已經通過社交網絡蔓延到恐怖分子群體。」
這些「聖戰者」如同穆罕默德·莫拉赫(「基地」組織恐怖分子,於2012年槍殺三名法國士兵、一名猶太牧師和三名學生)和邁赫迪·內穆什一樣(2014年於布魯塞爾猶太教堂槍殺4人),十分仇視猶太人,反對猶太復國主義。
據《費加羅報》2011年初報道,早在2009年法國情報部門就獲悉,巴勒斯坦聖戰組織「伊斯蘭軍隊」(JaISILh Al-ISILlam)有計劃襲擊巴塔克蘭劇院。
該恐怖組織是基地組織在加沙的分部曾在埃及開羅發動恐怖襲擊。
一名來自巴黎郊區92省勒瓦盧瓦-佩雷市(LevalloISIL-Perret)、正在埃及旅行的17歲女高中生不幸在此次襲擊中身亡。
埃及襲擊事件調查過程中,一名法國女子供認,涉案的比利時人法魯克·本·阿巴斯(Farouk Ben Abbes)正預謀襲擊巴塔克蘭劇院。這個年輕女子同時證實,與她一同關押在開羅監獄的恐怖分子說,「我們計劃襲擊巴塔克蘭劇院,因為老闆是猶太人」。
馬克·赫克強調,「最近並沒有針對巴塔克蘭劇院的暴力叫囂,但ISIL已在社交網絡上瞄準了音樂廳。」 2015年8月,法國對內安全局逮捕了一個名叫Reda的人,他來自伊斯蘭國控制區、敘利亞北部城市拉卡,並涉嫌攻擊劇院。
劇院早已易手
艾力·圖圖(Elie Touitou)於1976年買下了巴塔克蘭劇院,並委託兒子喬爾·拉魯(Jo.l Laloux)管理。而劇院實際的商業開發權早在2004年就被轉讓給了Asterios和Alias公司。
Asterios公司負責人奧利維耶·普貝爾(Olivier Poubelle)曾是巴黎10區北方布非劇院的經理。而Alias公司經理則是多米尼克·何威爾(Dominique Revert)和於勒·弗魯托斯(Jules Frutos)(後者是法國製作人工會ProdISILs主席)。
今年九月,拉加代爾娛樂公司和Asterios、Alias公司更是分別出資70%、30%收購了劇院,而喬爾·拉魯已前往以色列定居。
巴塔克蘭劇場的真實身份
那麼巴塔克蘭劇院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這個劇院對人們來說,代表著什麼?
被徹底洗腦,只知道扣動扳機、引爆炸彈的恐怖分子當然早已無法理解。或許,看到這個多文化融合、生命力充沛的地方,他們忍不住想要摧毀它。
說唱、世界音樂、朋克、民謠、搖滾……無數風格迥異的優秀音樂人在此給聽眾帶來難以忘懷的夜晚:
40歲的英國女演員、導演簡·柏金,1987年以歌手身份在巴塔克蘭劇院首秀;出生在西非維德角共和國的赤腳天后塞薩莉亞·艾沃拉1995年曾在巴塔克蘭劇院演出;法國NTM說唱組合1996年曾在巴塔克蘭劇院演出。綠洲樂團2008年在巴塔克蘭劇院演出;綠洲樂隊、「地下搖滾教父」、猜火車主題曲作者盧·裡德、法國重量級民謠搖滾音樂人阿蘭·巴桑(2003年)、美國民謠歌手瓊·貝茲、法國搖滾先鋒樂隊Telephone(1994年)……他們都來到過這個舞台。
不論是孑然獨立的呼喊,超越道德、意識形態的反叛,肆無忌憚揮霍的青春活力,正是這些音樂人、樂隊,賦予了這座建於1864年劇院真正的身份。
他們固執地邁向生命中的快慰和悲苦,讓滿世界歡快地震顫,自由因此得以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