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和普通人一樣,官員也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會網絡之中。一些「官員朋友圈」打著熟人、交情的幌子,公共與個人關係混雜,往往難掩利益交換的本質。而一旦「官員朋友圈」成為監管邊緣地帶,權力就可能在法外運行,滋生腐敗。就此人民日報 12月2日發文評論,以下是全文。
作風建設的弦越繃越緊,飯局應酬少了,跑官要官之風剎了,追名逐利之心淡了。領導幹部心情放輕鬆下來之後,加強學習,修身養性,健體強身,當然是有益的事。可有些幹部卻是抱著「富貴不可求,則從吾所好」的心態,把應做的工作放在一邊,沉湎於自己的一些「雅好」難以自拔,實則可能「以才害政」。
從現在一些幹部的「從吾所好」看,大有歸隱放舟、懶政怠政的架勢,試圖以此來矇混度日,乃是為官不為的新變種,實質上是作風建設從嚴要求下的一種「軟抵抗」。譬如,那些原本靠吃喝跑項目的幹部拿起了攝像機,凌晨兩點去爬山,支起架子等半天,拍到美圖在朋友圈裡曬得歡,卻在上班時間沒了勁頭,哈欠連連;那些原本花公款公私兩便的幹部開始寄情書畫,文房四寶一桌,碑帖畫譜滿架,多與名家同好交友,卻不與平頭百姓接觸。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癡迷於一些旁門小術,卻將崗位職責、百姓急難事棄於一邊,豈非失了本分、丟了本職?誠如中央領導同志所警示的:「現在有的幹部玩過了,飄飄然了,忘記了執政黨和老百姓的關係了」。
如此做派,看似遠離了舊弊歪風,卻一樣會玩物喪志,甚至滑入腐敗泥淖。正如一些宵小所言「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愛好往往是自己的「致命弱點」。現在作風要求一嚴起來,一些人便紛紛轉向「雅好」,刻意附庸風雅,就容易讓心懷叵測者乘虛而入、溜鬚拍馬者找到良機、行賄送贓者窺見門徑。而在興趣愛好的麻痺之下,人們往往容易喪失警惕,成為溫水中的青蛙,渾然不覺中,由「好」而「貪」、由「雅」而「腐」。退一步講,即便不受誘惑守得住,在雅好上能弄出點成就,實際上也是一種「雅頹」「雅廢」。正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手,應是去撞響國運的黃鐘大呂而不是撥弄絲竹琴弦,宋徽宗趙佶的筆,應是去描繪大宋王朝的錦繡河山而不是塗抹於書畫,領導幹部工作的主場和精力又豈能在雅好上?成就又豈是耽於雅好所能得?
為政與從藝,猶如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一如當官與發財應當兩道。既在黨政領導幹部崗位上,就該守本分、盡職責,幹好自己該幹的事。現在,改革發展任務繁重,各個崗位上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級幹部哪有那麼多閒時閒情去「從吾所好」?花公款管得嚴了,就當規範行事,而不是把一些項目當「燙手山芋」,以致清閒無事。吃拿卡要那一套不能用了,就該規矩辦事,而不是消極不幹事,在興趣愛好上打發時光。那些把時間精力用在「從吾所好」上以消極為政的,乃是一種新的不良風氣,應當堅決剎住,以嚴的要求、嚴的紀律、嚴的措施,促使幹部回到兢兢業業、勤勉幹事的正道上。
《論語》有云:「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為文必在經國之間,所憂無不關乎民生,中國古代士大夫尚有這樣的抱負,當今領導幹部理應有更高要求,將興趣愛好用於涵養黨性、砥礪心性、滋潤德性,達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境界,恪守大道,為百姓夙興夜寐,激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