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習近平在南非宣佈,為推進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設,中國將在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聲音
一石激起千層浪。
據俠客島微信號報道,讚賞的聲音很多,尤其是已經在非洲篳路藍縷的同胞,許多正在面臨轉型挑戰打算走向世界去「淘金」的企業也對此感到樂觀。
當然,反響最熱烈的還是非洲老朋友們,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當場就扔掉講稿,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感想。他走下講台後,在場的非洲各國元首們與之熱情擁抱,由此可見他的發言,可以說代表了非洲國家普遍的想法。
同樣也有不同聲音。有的來自國內,抱怨中國又在「窮大方」、「大撒錢」,「國內那麼多東西需要提高,為什麼把錢給別人」;有的來自國外,西方一些勢力再次提高嗓門,大喊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
兩種說法,我們都得掰扯掰扯。
轉移
「十大合作計劃」,是一個包含了幫助非洲國家實現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幾乎全部維度的宏偉計劃,涉及工業、農業、金融、基礎設施、貿易、公共衛生、教育、環保、扶貧和安全與和平十個方面。
這些項目的實現,確實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但是這種投入,對中國來說,不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反而是拓展中國經濟發展外延的必要基礎。
中國經過差不多40年的努力建設,經濟發展迅速,這種經濟發展帶動了我們的社會進步,同時也讓整個世界有所受益,所謂互利雙贏。
顯而易見,中國過去的發展模式借助了人口紅利和巨大的市場購買力,發達國家則實現了技術和產業轉移。在此過程中,西方國家向中國投入了巨額資本,成為中國的發展動力,同時他們也享受到了豐厚的利潤和回報。效果如何,全世界有目共睹;評價如何,世界公認。
在這個問題上,西方似乎一直沒有什麼聲音說他們在中國亂撒錢,也沒人說這是「新殖民主義」。
時移勢易,角色也有所變換。當前的中國,局部出現了資本,一些產業和技術過剩;同時,中國的許多產業和技術在先進性方面又不能向發達國家轉移。
利比亞的一所學校
反觀非洲,幾乎一片空白——製造業幾乎沒有起步,大量可耕地或者牧地處於撂荒狀態,同時,大量年輕人口處於無所事事狀態,容易被各種極端勢力蠱惑。所以,中國向非洲進行投資,搞資本和產業轉移,同樣也是雙贏。
馬克思說,「人是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啥意思?很簡單,人想正常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互相合作,商人之間互相作為手段利用,互相實現賺錢的目的。不跟任何人合作,就只有去暴力掠奪,好像老虎一樣一隻隻都是獨來獨往,餓了去捕獵。人類社會的發展,正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拋棄了叢林法則。
既然是要投資搞產業,那麼就需要一些基本的東西。蓋個住宅樓還得平整土地、鋪設管網、搞好道路和配套等等,如果要興建長遠產業,就更是如此。
在非洲的現實就是如此——即使中國的技術再先進、工人再勤勞高效,如果這地兒沒水沒電沒路的地方,你能造出來什麼呢?怎麼把東西運到所需要的地方去呢?當地勞工昨天還在拿弓箭的手,今天陡然之間,也不可能熟練操縱哪怕很簡單的機器。同樣,如果不幫助非洲提高公共衛生水平,今天鬧瘧疾,明天埃博拉,正常生產經營恐怕也很難保證。
因此,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實現社會發展進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投資順利安全。當然,我們也該想到非洲朋友們可能教育文化水平整體上不如我們,但是不能否認人家的精英群體一點都不傻啊,如果中國真的如西方所言是一味掠奪和殖民,能行嗎?群眾的眼睛都是亮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這次的計劃,更多的正是要幫助非洲「漁」。
小平同志解釋為什麼要搞改革開放時候曾說,現在的世界不是革命和戰爭的時代了,而是和平和發展的年代。因此,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和合作,必然也不會好像當年支持蓬勃發展的非洲獨立運動高潮期那種做法。
搞和平建設的投資和援助方面,我們也許還不是高手而是新手,但是畢竟我們一方面有發達國家的做法可以借鑒,同樣也有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做參考。因此,中非此次合作,項目按照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相關做法,參考發達國家的類似做法等,完全是靠譜的,可以不做冤大頭白扔錢。
警醒
不過,話雖如此,必須警醒的地方依然存在。這種問題大約分佈在兩個方面:我們自身的缺欠和非洲當地不完善社會機制。
首先就是,我們設定項目時,風險環境評估機制不完善。很多時候,項目參與者沒有一個認真的戰略計劃,而是憑著一時的衝動,對當地環境完全不瞭解。島叔曾在飛往非洲某個聯合國任務區的航班上遇見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大叔,第一次出國,還一句英語不會,結果在當地遇到一系列的麻煩。
巧合的是,回國在另一個國家轉機時,島叔又遇見了這位老先生,他完全不知道對於當地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卻攜帶了一大行李箱的礦砂樣本……這幸虧還是在有聯合國鎮場子的國家,安全形勢相對不太差。
當年,一些同胞在利比亞吃虧,很多時候也是類似的原因。由此可見,在非洲投資搞項目前,先「廟算」一下,熟悉當地情況,實在是太重要了。
有時候,大量中資企業還容易集中在某一個國家、某一個特定行業內經營,結果就造成哄抬收購價、競相壓低項目報價等同行相欺的情況發生。這些事情發生在國內不足為奇,但是發生在萬里之外、沒有後方的非洲,風險係數可是幾何倍地增加。
同樣,一些中資企業還抱著「撈一把就走」的短期觀念,上來拚命拉官方的各種關係,不重視惠及當地社區,以至於後面一旦出現政府更迭,項目就會觸礁,或者是與當地民眾發生激烈衝突。
另外,國內企業對於非洲的認識往往過於片面。由於漫長的殖民歷史,非洲國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社會割裂現象。
與我們多數人想像的不同,非洲國家的法律多數完備而且精巧,因為他們多數都因襲或直接照搬了宗主國的法律體系,精英階層多數受過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懂得如何利用法律和國際規則,同時又諳熟當地的社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操弄本地規則,採取跟部落時期的酋長一樣的手段。而他們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是因為當地的普羅大眾經常被隔離在現代文明之外,完全沒有法律意識,只有遵從部落傳統和各種鐵腕手段。
曾經有一個大型資源型企業到非洲投資建設項目,開始,當地政府熱情歡迎,可是項目到了後期馬上可以投產時,突然法律被修改了,至關重要的工業炸藥被以種種借口禁止直接進口,只能向政府審定的唯一有資格的企業購買。BUT!這個被指定的企業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生產炸藥,而是從中國同一家供應企業購買,只是每噸的價格被加了一個令人肉痛的數字。至於這個神通廣大的炸藥供應商,背後赫然站著該國國家元首的小兒子。
因此,未來這個600億美元的大蛋糕中,必然帶來雨後春筍般的項目。毫無疑問,其中多數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即便是流進自家地裡,我們也得好好警惕上述危險的存在。
當然,中國承諾的合作「不帶有政治條件」,不該被理解的無限寬泛。合作,必須是朋友最少也是夥伴間的事情,對於我們重大國家利益首鼠兩端的,顯然就不是朋友了。我們的「不講政治條件」,不能被理解為給了錢和項目計劃就撒手不管了,以至於當地群眾很可能只是付出了代價沒有得到應有實惠,只是讓某些腐敗的權勢階層再次中飽私囊。
這些看似戰術層的小細節,裡面都深深的隱藏著讓我們大戰略遇到波折的「魔鬼」。要想不做冤大頭,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西方國家的經驗,採取「拿來主義」,對其成熟的地方吸收掌握,拋棄他們利用援助和合作的便利操縱控制非洲國家的殖民手段。
中國防暴隊的救援
新殖民?
1960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獨立年。這一年中,歐洲殖民主義者失去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但是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從來沒有真的放下殖民主義。
「新殖民主義」也正是從這個年代開始逐步取代了以武力征服和暴力鎮壓為特點的舊殖民主義。但是說到本質中,西方國家仍然是首先把非洲國家當做廉價原料產地和高價商品市場。多數非洲國家五十多年來始終掙扎在溫飽線上,社會發展多數沒有什麼進步的事實,就說明了西方國家所謂的投資和援助的真正目標是什麼。
在感言中,穆加貝高呼:「習主席代表的國家,曾經是貧窮的,也從未殖民過我們,但是他正在做我們曾期待殖民者做的事。如果當年的殖民者們有耳朵,請他們也聽聽習主席的講話。」這番感慨,其實正好說明了我們去非洲投資跟那些不管是什麼版本的殖民主義者有多麼的不同。
誰在高呼我們是殖民主義者?那部有趣的《中國人來了》電視片試圖透露的信息意圖何在呢?我們的這個偉大計劃不是傻乎乎的撒錢,也不僅僅是有利於我們的經濟收益,它還必將從整體上帶動非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非洲國家在未來將以嶄新的面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全新的角色。那時候,又是誰會覺得自己失去了既往的美好時光呢?恐怕只有那些腦子裡沒有把殖民主義殘餘洗乾淨的先生們才會去如此小肚雞腸地以己度人。
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從一窮二白到了今天大家認真研究如何算是小康生活的地步。當我們真的強大起來時候,我們沒有興趣跑到人家裡去挑唆衝突,更不會為了自己形象還是地位派飛機跑去扔炸彈什麼的。
我們也不想推脫自己的國際義務,作為一個大國就要有更大的責任。我們打算在自己過得舒服之餘,還讓我們的朋友也搭車共同追求幸福。這是那些腹誹還是不停的嘀咕我們「新殖民主義」的先生們所供奉的「普世價值」裡面都不好意思否認的正確吧?
大國要有大戰略,這就是我們這個大國的大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