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俄最大技術企業——俄羅斯技術公司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Sergey Chemezov)11月19日宣佈, 俄中兩國已簽署24架4 代戰機的大合同,合同總額高達20億美元。
儘管雙方從2008年就已開始討論該合同,但俄方官員的這一聲明仍令人頗感意外,因為雙方間技術和財務問題談判已進行了約7年時間,目前達成的這一結果說明,不是雙方相互做出了妥協,就是受到外部局勢因素的影響,或者最有可能的是以上兩種原因綜合所致。
外部因素或產生重要影響
在美國加強亞太地區存在以及日本加強軍備計劃的背景下,中美間南海衝突的加劇是關於外部局勢產生影響的第一種可能。在此情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面臨快速提高戰鬥力的緊迫任務,其中包括海域巡邏能力。購買「蘇-35」是其最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據飛機設計者介紹,「蘇-35」與第五代戰機的區別僅在於不具備巡航超音速和隱形功能,中國擁有這款俄制過渡型戰機就可以具備與日本空軍即將裝備的最新型「F-15」甚至「F-35」戰機對抗的能力。
外掛兩個副油箱、作戰半徑可達4500千米的「蘇-35」戰機可以通過換班的方式對南海進行不間斷巡邏。短跑道起降能力也是這款戰機相當重要的特點,必要時中方可以在南海人工島嶼上部署該戰機,發生衝突時將這些島嶼作為「固定航母」利用。由於中國最新型第五代戰機「殲-20」和「殲-31」的生產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蘇-35」目前可以成為「殲-10」和「殲-11」的有效補充。
看看俄羅斯的開發成果
據媒體報道,中方要求在俄制戰機上安裝中國航電設備的問題曾是阻礙這一交易的主要障礙,但不太可能會涉及巡邏南海海域所必須的戰機雷達系統。配備在中國「蘇-35」上的「Irbis-E」雷達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機載雷達控制系統,可以在90千米範圍內發現「F-35」一類戰機。中國軍事專家劉林川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指出:「Irbis雷達包含先進技術,首先是先進的軟件算法。俄羅斯設備往往做得很粗糙,但卻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據他介紹,儘管近年來中國工程師在研製機載雷達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然有興趣看看同行的開發成果」。此外,中國工程師也會相當有興趣看看俄羅斯的「117S」型發動機。其改型產品作為第一階段發動機安裝在第五代戰機未來戰術空軍戰鬥復合體(T-50戰鬥機),這一事實證明了該動力裝置的技術很先進。對自主開發第五代戰機的中國來說,俄羅斯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鑒。
俄方的擔憂與希望
俄羅斯自然不希望出讓自己的技術,而且試圖在國際武器市場與中國日益增長的競爭及賺錢的願望尋求平衡。這樣面臨的就是銷售數量問題。24架是俄空軍裝備「蘇-35」數量的一半。同時,20億美元的價格也相當可觀。相比之下,委內瑞拉正在與俄羅斯就購買合同價格約為4.8億美元的12架「蘇-30」一事進行談判就顯得小多了。「蘇-35」在技術上要優於出售給委內瑞拉的「蘇-30MK2」,但成倍的價格差也能說明許多問題。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僅僅銷售24架配備武器、備件和地面設備的飛機,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技術轉讓。
與此同時,政治因素對俄羅斯也相當重要。俄國家領導人有意識地與中國在技術公開方面拉近關係,希望中國能因此成為軍事戰略盟友。此外,俄方的另一個重要考量是希望刺激「蘇-35」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從軍工市場的影響來看,這是一款全新產品,需要尋求有實力的新客戶。中國可以起到很大的加速推廣這款戰機的作用,例如對印尼出口,取代其過時的美國「F5虎式」戰機。這裡指的是俄羅斯出口給印尼32架飛機的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