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12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發佈會24日在京舉行。藍皮書發佈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前20件熱點輿情事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6月股市暴跌、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網絡紅包傳遞新春祝福、「東方之星」長江沉船事故、上海踩踏事故、北京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李克強敦促各部委簡政放權、歐洲難民危機引發國際關注、南京寶馬撞人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進行國事訪問、令計劃落馬等事件上榜。
藍皮書指出,由於網絡平台加強管理,網民自律意識增強,網絡輿論熱度近年持續下降。但社會轉型期各種利益訴求並未削減,對比傳統媒體,互聯網仍然是中國社會最大的輿論出口。在過去的一年,網上形成的熱點輿情主要集中在下列領域。
第一,中共「十八大」後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九三」閱兵、簡政放權、倡導「互聯網+」、南海、亞投行、一帶一路、習馬會等議題上,中國政府奮發有為,官民之間輿論的共識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從嚴治黨,繼續揭露出一大批貪腐大案,提振了人民大眾對中央政府的信賴,也出現了對官場貪腐難治的疑慮;幹部隊伍明戒知畏的同時,觀望和不作為的心態值得警惕。「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用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下一步需要適時推出制度化的治本措施。
第三,在經濟增速下行態勢中,2015年遭遇了股市暴跌、以非常手段救市,以李嘉誠為代表的資本撤出兩個焦點事件。要維繫中產階層和非公經濟的信心,堅持改革開放方是基礎性的維穩之道。
第四,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應急管理表現被動,政府和司法公信力亟待修復和提振。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鬥爭中,中國政府開始全面建立新聞發佈會制度,政務公開有了長足進步,但在2015年黑龍江慶安縣火車站槍擊案和天津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中,地方政府的處置和輿情應對遲緩,官員的媒介素養仍然落後。
第五,網絡輿論場上意識形態紛爭再起,一些社會問題被做出了泛政治化的解讀,如畢福劍不雅視頻引發爭議,導致輿論的撕裂。當前需要審慎處理好民意表達和輿論引導的關係、輿論鬥爭與法治的關係、共產主義理想和現行政策的關係,把凝聚最大公約數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目標。
第六,國際議題在網絡輿論場上趨於活躍。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成為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面臨的新挑戰,中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日關係、南海問題、國際互聯網黑客問題,引發公眾熱議。對於中國網民來說,在凝聚愛國熱情和避免民族主義情緒反彈之間,需要找到平衡點。對於國際輿論場來說,中國已經來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事關中國的國際形象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