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錢方科技創始人李英豪。 【文匯網訊】據微信公眾號DoNews消息,2015年的平安夜,北京大街小巷的店舖都已被裝飾著各種聖誕飾品的氛圍所包裹。
作為一個一周必吃三四次茶餐廳的地道香港人,錢方科技創始人李英豪沒有選擇回港與家人共度聖誕節,而是留在了位於望京SOHO的公司辦公。來內地6年,他早已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唯一堅持的,是自懂事起一定要與家人在平安夜參加的教會的禮拜活動。教友中聚集不少和他一樣來內地工作的香港人,只是,鮮有創業者。
過客心態:多數派選擇做空中飛人
現在的李英豪已經很少回到香港的家,生活習慣也幾乎沒有硬性要求——除了難以改變的餐食口味。為此,他專門在天使輪投資了一家名為「香港冰室」的O2O茶餐廳,這應該是其所剩不多的堅持和香港標籤。
來內地工作的兩類香港人中,李英豪自然屬於少數派。身邊的朋友大多選擇將妻子家庭安置回港,將工作與生活分得清清楚楚,抱著過客心態做起了頻繁往來兩岸的「空中飛人」。
而李英豪則選擇在大陸結婚,迎娶了同為港人但比自己來內地更久的妻子。對於將來的生活,李英豪並沒有太多計劃,唯一讓他擔憂的,是北京愈演愈烈的霧霾天氣。
談及霧霾,李英豪心生感慨:「大陸人給我的整體印象是開放友好,但部分人的沒有底線導致他們無視行業標準,這也是霧霾產生的原因」,相對而言,香港人比較專業、具備底線,但也由於太過堅持變得局限,更不容易付出信任。
「他們本質上認定自己是香港人,擁有天生優越感,就像今天人們口中說的上海『土著』。」對此,李英豪也頗為憂慮,認為這導致其中很多人看不清楚近五到十年間兩地經濟發展距離的縮進,甚至不願承認,也無法適應。而這,也直接導致這一群體變得愈發孤獨。
孤獨的非典型性香港創業者
更為孤獨的是新一代內地香港創業者。在李英豪眼中,大陸現在的互聯網創業環境更像是越南戰役,香港創業者在內地,變成了美國大兵。
與80、90年代一度創造傳統製造領域輝煌的第二代香港創業者不同,作為港人赴內地發展的第三代選手,李英豪對現階段兩地的環境差異表現出更多的是無奈,「當時大陸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人工成本低也相對閉塞,而港人具備先天的資金和營銷能力優勢。但現在,這種優勢已經消失不見了。」
作為新一代香港赴內地創業者的代表人物,李英豪具備典範作用,但絕對無法稱之為典型,因為他的經歷不具備可複製性。
認為不滿現狀是成功必備條件的李英豪,自詡為一個不安分的人。大學期間,他就帶著朋友搬進了僅10平米大小的一幢由工廠大廈改裝的寫字樓房間進行週末創業,嘗試做過LBS生活服務、股票甚至類維基百科類的網站,但當時創業的目標受眾群都已瞄準了大陸市場。
究其原因,李英豪表示,是由於當時香港的互聯網市場、創業氛圍和空間太小,「幾乎僅相當於內地二線城市的發展水平。」
這也鑄成了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香港人內地創業,尤其是互聯網領域已經在近年內出現了斷層。兩地的互聯網發展進程從90年代末期開始,就已經走上了迥異的路線:香港開始拷貝歐美模式,而大陸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圈。
在美國生活一年後,李英豪發現,儘管當地互聯網環境更加開放,但作為一個非美國土著,除非涉足技術含量極高的產業,幾乎不可能創造Facebook那樣成功的企業。因此,李英豪選擇了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市場——中國大陸。
甜與苦:港人身份的雙刃劍
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李英豪先後加入了恆生銀行和IBM,並於2009年作為IBM外派北京的員工來到北京。這一經歷,讓他意外地發現了內地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商機。
之前的創業經歷讓他結實現在錢方網的投資人,也是提醒他關注移動支付業務,兩人一拍即合。2012年,錢方科技正式成立,為中小企業提供POS機收款解決方案。目前,錢方在全國31個省區市有200多萬商戶,3000餘萬消費者,交易規模突破500億。
近期,錢方又推出了基於地理位置的商圈服務「好近」。在這款應用上,人們能夠基於自己的地理位置找到自己需要的餐飲、健身、生活服務甚至交流、互動。客戶通過與微信、支付寶等渠道掃瞄錢方POS設備二維碼購買商品。由此,錢方得以激活沉澱3年的POS機商戶,連接大量潛在的消費者。
李英豪現在的成功,必然與自己香港人的身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不為眾人所知的,是這個標籤帶來諸多煩惱。
在創業初期參加的一次清華路演現場,李英豪被台下的天使投資人質問如何瞭解大陸用戶,「這位創始人很不客氣的打斷了我的回應,表示自己在國內生活二十多年都不能保證真正瞭解」,這讓李英豪一度頗為失落。
隨著創業首個階段的成功,更多人開始正視李英豪的香港人身份,而他意識到,身份是最好的標籤,學會利用這一標籤為企業進行產品牌宣傳。
「當時的香港互聯網創業者我幾乎是唯一一個,但只有活下來,才能有人找到你。2012年創業初期,做移動支付的創業公司就有近1000家,現在拿到融資又幹的不錯只有50家不到,這讓我意識到,創造價值更為重要。」
打著香港創業者標籤的李英豪,骨子裡更像是個吉普賽人,「我們要在內地做產品,就一定要把自己當成本地人,完全融入目標用戶群體的生活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