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回升的影響,去年1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幅微升至1.6%,2015年全年CPI同比上漲1.4%,創2010年以來新低。經濟學家指出,綜合考慮物價、PMI和外匯占款下降等指標,通縮加劇成為當前首要風險,經濟下行壓力仍大,貨幣政策繼續寬鬆,降准降息可期。
數據顯示,2015年12月CPI同比和環比增速均有所回升,但仍處於歷史地位。
從環比看,12月CPI環比上漲0.5%,是2015年下半年環比高點,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5%,影響CPI環比上漲0.52個百分點,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非食品價格則基本持平,連續兩個環比價格持平。
食品價格環比上漲主要由鮮菜和鮮果帶動,受降溫雨雪天氣影響,12月鮮菜價格環比上漲13.7%,是近三年來單月最高漲幅,鮮果環比上漲2.3%,兩者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48個百分點,接近CPI環比總漲幅。
從同比看,12月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11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11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11.8%,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4.0%,兩者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8個百分點。12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與11月相同。
從全年看,2015年全國CPI上漲1.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3%,非食品價格上漲1.0%。食品中,豬肉、鮮菜、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9.5%、7.4%和1.8%;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2.0%,其中保姆和小時工等家庭服務、理發、學前教育、洗浴、衣著清洗價格分別上漲7.9%、5.4%、5.1%、5.0%和4.9%。
分析指出,2015年全年CPI上漲1.4%,明顯低於2014年2%的水平,也是2010年以來首次回歸到「1」時代。當前通脹數據回升主要受食品鮮菜價格的拉動,非食品CPI和PPI疏解均指向國內需求仍然低迷。雖然受季節、節日等影響今年年初食品價格或有波動,但在工業企業去產能和弱需求北京背景下,未來整體通脹水平仍將承壓,需要政策寬鬆進一步發力。
對於今年物價走勢,市場普遍預計CPI會略有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通縮風險仍大。中科院預測中心近日預計,今年CPI同比漲幅將呈現上半年走低、下半年上升的態勢,全年CPI同比漲幅在1.8%左右,比去年略有回升。
中科院預測中心分析,今年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包括寬鬆的貨幣環境、溫和上漲的房地產價格、價格機制改革推進、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回升等,但持續的產能過剩、較低的生產價格預期將抑制物價上漲程度。
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人撰寫的《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預計,2016年CPI漲幅為1.7%。2016年能源、食品以及鐵礦石價格的漲幅將逐步由負轉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復甦將緩解國內價格的下行壓力﹔2015年以來央行多次降息、降准,積極財政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這些措施都將在一定時滯之後對CPI產生提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