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央行行長周小川 【文匯網訊】香港大公網報道,19日下午,劉鶴、吳敬璉、周小川、易綱、楊偉民、樓繼偉等一張張臉孔齊聚在釣魚台國賓館,他們絕對能夠左右未來中國經濟走勢。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家》封面文章的題目「彈藥已盡」,講的是各國央行官員正在竭盡其「軍火庫」刺激經濟,但全球經濟仍面臨滯縮,投資者普遍擔心世界面臨新一輪衰退,其中自然包括中國。
除了全國兩會記者會,周小川和易綱這兩名中國央行正副行長鮮有同時出現。他們今天回應了未來中國經濟將走向何處。周小川說,金融危機後過度依賴凱恩斯主義的措施,搞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過頭。易綱則稱,穩健的貨幣政要避免過多的放水和寬鬆,顯示出中國並不會像外界有人期待著「用直升機空投鈔票」。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十三五」經濟會像德國人那樣推崇哈耶克式的節制主義,相信財政浪費和不完善的商業模式是危機源頭。因此,未來的宏觀經濟政策會更多勒緊褲腰帶並進行結構改革。
德國人在危機來臨時異常珍惜勞動力,並培養了龐大的學徒群體。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天就直言,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約束降低了勞動力市場活力,主要表現在企業不願意培訓技術員工等。
默克爾政府在危機時補貼勞動力的做法曾受到非議。但回過頭再看,國家補貼的辦法增加了就業黏性,令重要崗位的勞動力不至於流失,勞動生產率也大大提高。
倡導中國發展實體經濟的劉鶴等經濟智囊是新一輪改革直接推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後的一層深意就是,發展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傳統製造業的改造,使傳統製造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他給出的行動坐標是深圳,他說在本輪經濟下滑中表現搶眼的深圳,政府干預少,政府服務意識強,說明企業的活力來自於創新驅動發展的供給側改革,企業家精神的增強取決於政府行政干預的減少。而倡導實業和平衡市場及政府的關係,其實也是理性經濟的最佳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