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農業部部長就糧食進口問題進行回應。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國際在線記者:
我的問題是跟糧食數量有關,剛才你也提到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是實現了十二連增,到達6.21億噸,但同時也出現了糧食庫存的數量也到達歷史高位,糧食進口量也在增長,像玉米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八成,稻米增長了三成。出現了這種比較罕見的三量齊增的現象,這是說明我們國家的糧食到底是太多了還是不夠用,未來是否還會追求這種糧食的持續增產?
韓長賦:
我認為糧食的問題,在我們13億人的大國,始終是重大的問題。我理解你方才講的問題實際是三個問題,一個是我們糧食生產怎麼樣,是不是增多了?我們國家糧食實現了歷史性十二連增,應該說我們中國人吃飯的保障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糧食多了,肯定就庫存也多了。現在我們的庫存充裕,供給也充足,也有的地方,特別是主產區,有的糧食品種裝不下了。我的一個基本的看法和認識,就是糧食豐收,糧食充裕,甚至多了一點,是好事。因為,我們在糧食多得裝不下和糧食少了不夠吃之間選擇的話,你說要哪個?我們還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韓長賦:
糧食有三句話,這是我多年的一個體會,第一句話是糧食多了問題少,糧食少了問題多。糧食多了,可能一個直接的問題會增加財政負擔,但是如果糧食少了,發生供給問題,那就有可能成為社會問題。
韓長賦:
第二句話,糧食多了渠道少,糧食少了渠道多。現在糧食充裕,進入市場收購的企業就少了,老百姓存糧也少了,糧食主要是國家糧庫來收購,所以現在庫存多,主要是國家糧庫庫存多。具體來講,主要是玉米這個糧食品種庫存偏多。
韓長賦:
第三句話,我們國家歷史上來看,還是糧食多的時候少,糧食少的時候多。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講,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糧食生產,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重要,而且我體會,任何時候也包括豐收之後,老話講了,「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所以糧食生產問題始終不能放鬆。
韓長賦:
這是對庫存的一個看法。而且從中長期看,我以為,我們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未來「十三五」,還有更長一段時期,要看到,有三個明顯提高。第一是我們的人口總量還要明顯提高,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之後,有關部門測算過,未來五年要多生一千多萬人。第二是快速的大規模的城鎮化,城市人口會大大增加,有的說城市人口吃飯吃得少啊,直接吃飯吃得少,但是城市人肉蛋奶、水果蔬菜吃得多,我們算過,一個城市人對於農產品的消費,是大大高於農村人的。第三是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水平在升級。所以,人口總量,城市人口比重,還有消費水平升級,這三個明顯提高,就是我們國家在人口峰值到來之前,我們的糧食需求還是剛性增長的,我們還必須始終保持糧食穩定生產。
韓長賦:
既然糧食豐收了,糧食不少,為什麼還進口?確實進口在增加。去年我們糧食大概進口了1.2億噸,接近我們自己生產量的五分之一。進口這麼多,有一部分是結構性需要,有的品種我們缺,比如說大豆,確實我們缺。比如說麵包粉,我們高質量的還缺。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國內外價格差別的原因。一個是結構性需要,一個是價格性競爭,國外的糧食確實比我們便宜,便宜很大一塊。我們國家因為農業生產規模小、成本高,所以我們在糧食價格上不具備競爭力,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進口了很大一部分糧食。去年1.2億噸,從結構上來說,大體上是大豆8000多萬噸,穀物3000多萬噸。我們要提高糧食的競爭力,為此我們要搞規模經營,降低糧食生產成本,推廣新的農業技術。
韓長賦:我們已經實現了「十二連增」,下一步,還追求十三、十四連增嗎?這事兒我也講一下。「十三五」我們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產。「十三五」十二連增中央的方針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一定要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為什麼要產能?產能上去了,只要有需要,只要缺了,很快就生產出來。在具體的戰略上就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我們要保護我們的耕地,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而且要推廣高新技術。第二句話是抓好主產區,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我們國家的糧食70%以上是主產區生產的,特別是商品糧,比例更高,所以要加強主產區的建設。另外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和效率。
韓長賦:總的來說,我們國家的糧食從中長期看並不是真正過剩了,所以回到你的問題,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我覺得多一點少一點是技術性問題,保障糧食安全是戰略性問題,所以技術性問題還得服從於戰略性問題。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