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匯網記者 賀鵬飛)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呼籲修法的聲音逐漸加大。對此,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公開回應道,勞動合同法對於新入職者特別是低技能的體力勞動者的實際就業是帶有歧視的,最終損害了一些勞動者的利益,因而需要做出矯正。
這是中國高層官員對於是否修訂勞動法的最新表態,勢必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樓繼偉坦言,勞動合同法在企業方面和僱員方面,保護的程度是不平衡的,其所構建的用工基本模式,是那些標準工時的模式,也不太適合於靈活用工的模式,對於在職的職工保護比較多,但「對於新入職的人,特別是低技能的體力勞動者的實際就業是帶有歧視的。」
根據他的分析,勞動合同法至少帶來兩大負面效應,一是沒有激勵企業去提高職工的高技能,因為企業如果加大培訓,提高職工技能,而職工可以提前一個月不說什麼原因就可以離開。
「企業為什麼花錢給你提高技能呢?」樓繼偉指出,目前中高級技師是最為短缺的,與《勞動合同法》是有關的。
另一負面效應就是,如果企業職工工作不努力,企業很難對他進行解雇等處理。「那麼位置就佔著,對新入職的就形成歧視。」
由於以標準工時制為基礎,而不是靈活用工,導致那些外向型的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有訂單的時候,把工人招來,簽訂臨時合同,沒有訂單的時候你先做別的什麼。」樓繼偉說,企業是靈活用工的,但是勞動合同法是以標準工時制為基礎,使得這些企業都非常為難了。
從產業來說,很多企業可能會因為成本上升轉向其他國家去了。「那麼最終損害是誰呢?損害的是勞動者,減少了就業機會。」樓繼偉指出,勞動合同法還可能導致了薪酬的過快上漲,這幾年薪酬的上漲是超過勞動生產率的,長期這樣是不可持續的。雖然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但不能說跟勞動合同法沒有關係。
「(勞動合同法)本意是保護勞動者,但可能最終損害了一些勞動者的利益。」 樓繼偉表示,財政部是個宏觀部門、綜合部門,看到這些問題要指出來,因為這些問題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影響,包括財政在支出和收入方面也都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做出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