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國政協2016年3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陳錫文、易綱、常振明、許家印就「十三五」經濟發展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提問常振明委員,您剛才提到要推進國有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必須通過推進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問題是2015年我國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進展?在您看來我們要實現預期目標還有哪些難點和攻堅點要突破?
常振明:
謝謝你的問題,剛才厲老師也講了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我介紹一下國有企業改革的情況。一年來,國有企業的改革積極推進。主要是兩方面的推進,一是頂層設計方面,一是實踐方面。頂層設計方面,去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之後又出台了11個配套文件,各級國資委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導文件,進行了一些國有企業改革的試點。這些指導意見和文件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原則。在實踐當中,我也看到很多在網上的評論說國有企業改革雷聲大雨點小,這麼多文件出來了,你們有什麼動靜?我作為一個國有企業改革的執行者,這些文件的執行者和實踐者,我有一個體會:國有企業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整體來看,每個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國有企業所處的歷史不同,所處的行業不同,他們面對的外部競爭環境不同。比如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也不同,每個企業長期形成的商業模式也不同。國有企業的改革一定要「一司一策」,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大方向和原則,每個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制定自己的戰略,並確定未來的商業模式。
比如按功能界定分類,把國企分成商業類、公益類兩大類,這個指導文件出台後,基本上全國很多省市的國資委,還有40幾家央企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去年國企的改制和重組的步伐在加快,南車北車、國家核電和中電投、中遠和中海運、五礦和中冶等等12家央企正在重組合併,說明國有企業的改革正在按照日程穩步推進。總之,「一司一策」中每個企業都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根據自己的情況有自己的困難和自己的難點,國企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企業和企業的員工能夠激勵他們創新的熱情,最終使全社會和人民得到實惠。我也相信國企一定能夠實現他們既定的改革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