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趙勇 北京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向兩會提交建議,希望政府補貼取消對民營養老院的限制,通過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
言恭達表示,經過他的調研,發現我國養老院的建設和發展遠遠滯後於需求,目前,全國65歲及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擁有的床位數只有約23.6張,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多達50-70張。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大量民營養老院生存環境艱難,尤其是因政策限制難以獲得國家的補貼。
言恭達說,目前政府給予部分公辦養老院很大的扶持,而對民營養老院的扶持程度就小了不少。由於目前沒有國家統一的補貼標準,現在的補貼標準往往由各省甚至各地級市自行制定,一些地區對新建的養老院按床位數進行補貼,但享受這一政策的條件是養老院的土地是自有用地,而90%的民營養老院都是租房經營,由此一來,絕大多數的民營養老院不能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此外,一些地區規定必須是公益性養老院才能享受優惠政策,而大部分民營養老院都不是公益性質的,所以無法享受這種優惠,養老院運營仍存在著很大的壓力。
言恭達因此建議採取更科學合理的方式扶持民營養老院發展,在制定政策時,取消對自由土地和租住土地的區別對待,根據床位情況實施普惠性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考慮提供公租房,以較為便宜的價格出租給民營養老院經營,同時降低稅負標準,在水電氣等使用上適當予以補貼。另外要盡快實施星級評估,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民營養老院機構做大做強,優質發展。
延伸閱讀:政協委員呼籲建歷史文化名村退出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向兩會提交建議,希望建立歷史文化名村退出機制,以此倒逼對歷史文化名村實施有效保護,遏制過度開發等情況。
言恭達表示,農耕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和靈魂,而歷史文化名村則是傳統農耕文化的載體。國家住建部等部門先後多次開展歷史文化名村評選活動,為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歷史文化名村開發保護中仍有不少問題,尤其是過度開發,更是違背了保護的本意。因此亟待建立退出機制,倒逼對歷史文化名村的合理保護和開發。
言恭達建議,一方面,應該制定國家歷史文化名村評定指標體系,按照評定標準,對各地歷史文化名村進行摸底調查,逐步建立國家、省和市縣三級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體系,積極探索分級分類保護制度。此外,應當建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預警和退出機制。對工作不力,尤其是名村文化遺產遭受嚴重破壞時,主管部門應向歷史文化名村所在縣、區人民政府提出瀕危警示通報。破壞情況嚴重並經主管部門認定不再符合歷史文化名村者,可將其從歷史文化名村名錄中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