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身份證 【文匯網訊】緬甸移民局近日在網站上發佈了一則通告,批准緬甸撣邦北部大猛穩(Tarmoenye)的幾萬名華人加入緬甸籍。坊間傳聞此次入籍的大猛穩族華人,數量從六萬到十幾萬不等。那麼,這一行動背後有什麼意義,又會如何影響未來的中緬邊境狀況?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採訪了前著名戰地記者、香港天溯智庫總裁邱永崢老師。看看,他是如何解答這些問題的。
此次在緬甸獲准入籍的華人群體是撣邦北部大猛穩族,緬甸的130餘少數民族之一。資料顯示,十八世紀中葉,一名姓段的華人土司跟隨緬甸國王征討泰國,立下戰功,被封為大猛穩的世襲土司。其後代即為猛穩族。
雖然該族世代保持漢族的習俗,與緬北的果敢族有幾分相似。但自緬甸政府軍同緬甸共產黨的軍隊於緬北作戰期間,就始終站在政府軍的一邊。
1.記者:緬甸國內少數民族眾多,但是一直被差別對待,那麼獲得公民身份與沒有獲得公民身份,差距有多大?
邱永崢:在緬甸,身份證分好幾種。直接表現是用不同顏色的身份證,區別出了不同的政治和社會待遇。比如,一等是享有完全國民待遇的 ,有投票權、有護照、有接受教育權利的紅色卡。這個卡大概有我國身份證的兩個大,外面有塑封的卡片。依次往下推還有粉色,二等公民。白色的卡相當於臨時居住證,沒有投票權、沒有護照等等。最末等的,只能證明有這麼個人而已。
所以說,實際上緬甸現有的體系,確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雖然同在一個國家內,即便祖宗三代都在這裡居住,但只要拿不到紅卡,就肯定不能享受完全國民的待遇。
這樣分成幾等,從比較大的方面說,就是按種族來劃分的。緬族基本都是紅色;持有其他非完全國民待遇的身份證的,往往是其他少數民族的人。
2.記者:所以,一些少數民族,即使在緬甸生活非常久,也可能仍無法獲得國民身份是吧?
邱永崢:是的,這很典型。比如我們熟悉的果敢族,也就是我們說的漢族,他們實際從明代之後就在緬甸居住,是明代舊臣的後代了。這也是在緬甸行政區域內住了好幾百年,但是緬甸,一直不承認他們,不允許他們叫「漢族」。而我們今天提到的猛穩族實際上也是漢族。住了幾百年,也不被緬甸承認是國民,更不可能拿到國民身份證。
這一點確實很特別。緬甸作為多民族國家,緬族是主導民族,人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政治上有絕對影響力。緬族的民族主義情緒比較濃,對少數民族的平等待遇上,政治進步會比較慢一點。所以也導致了緬甸境內少數民族武裝林立,到目前為止也還看不到完全和平希望。至少現在看,作為執政主體的緬族在民族問題上包容性還不夠大。
3.記者:那在這麼多少數民族中,現在猛穩獲准入籍了,並且說願意以緬族身份登記。這背後可能並不單純吧,是否有什麼政治背景的影響?
邱永崢:可以這麼說。其實任何一個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都願意獲得清晰明瞭的身份認同,也想享受公平的待遇。其實之前也有一些少數民族融入緬甸的主體社會,比如像若開族,總體說是實現了和緬族社會的完全融合。也有其他少數民族是實現了這個目標的。
而猛穩族是從二戰結束到現在為止,一直想要加入主流社會。但比較罕見的是,他們願意犧牲本族的特點。在政治立場上,始終和緬甸軍方站在一起。在緬共時期,非常堅決地站在政府那邊,攻擊緬甸共產黨的部隊。從緬共時期之後,幾十年間也是一直站在緬甸政府軍那邊,跟其他少數民族武裝對抗。
這個可以理解成他們為了獲得中央政府、緬甸主體民族的承認,一直在作出很大的努力。這種努力不僅是政治上的、軍事上的,甚至是犧牲了本民族文化。加入緬甸主體社會後,甚至連身份證上,都專門標明是「緬族」,那就意味要把「根」、把華夏民族的痕跡都抹掉。這個確實罕見。緬甸的身份證上,有一項信息包含的就是會註明父親、祖父等的民族,像猛穩族這全部放棄還是罕見的,完全抹掉了原來的痕跡。
4.記者:那這樣的一種選擇,也不會獲得所有猛穩人的認同吧?
邱永崢:這個肯定會有。緬甸移民局公佈消息之後,很多緬甸華人也會說連祖宗都不要了,要這個身份又有什麼意思。實際上緬甸大部分少數民族還是融入社會主流,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掉自己的民族來源。所以我認為,緬甸移民局包括一些外媒,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還是有一些新的政治考量的。
5.記者:所以這背後緬甸方面的政治考慮是什麼呢?
邱永崢:緬甸民盟上台之後,很多人認為是實現了民主。但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緬甸兩個「權力中心」,也就是老派政治力量跟民盟為主的政治力量還在博弈,而且這個博弈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存在。
民盟最大的政績是全社會的支持,甚至包括少數民族都對民盟有很大期待。在這種情況下,緬甸軍人集團要靠的就是解決民族問題,實現整個國家實際意義上的統一。要實現這一點,到目前為止緬甸軍主要靠打。跟果敢民族打,跟若開解放軍一直作戰等等。這其實就是想告訴緬甸百姓,我們很重要,為國家的民族統一在積極努力。
但是這一招已經被證明並不成功。因為損失也很大,不但沒有滅掉少數民族武裝,反而越打越多。在這種情形下,動武不行了,現在又改變策略,「誰聽話給誰好處」。因為猛穩一直是跟緬甸軍任政治勢力站在一起,給猛穩族全面公民權利,也是吳登盛政府的最後一招。這就是緬甸軍人集團在告訴緬北的少數民族武裝力量,你只要真的跟我好、跟我實現和平,我給你糖吃,給你好處。這是拿猛穩族全面實現公民權利這件事,來引誘其他少數民族武裝放下槍支,坐到談判桌上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籌碼。
6.記者:那西方媒體來炒作此事,他們有什麼意圖麼?
邱永崢:因為這件事情對緬甸軍方有利,同時也對緬甸民盟有利。民盟上台後,少數民族武裝問題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實現和平,民盟也很難幹下去。
缺少執政經驗的民盟,身邊實際上有一大幫西方的顧問團隊,這些人不斷在經濟問題、少數民族問題上給緬甸政府出招。在少數民族問題上的建議,就是伸橄欖枝。這對邊境上的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力量還是很有誘惑力的。他們其實幾代人,幾百年來,一直在民族認同、國家認同上處於混沌的狀態。那如果給予他們完全國民待遇,當然是很誘人的。
另一方面的西方還有政策建議是,你只要放下武器,我讓你在聯邦政府的平台上發揮作用。針對中緬邊境不同的少數民族武裝狀況,他們拋出不同橄欖枝。這個招數比以前要高明很多。一旦實現讓緬北的少數民族全部名義上放下武器,那就意味300多年來,緬甸中央政府第一次實現對緬北地區的實質控制,也意味著緬甸的武裝力量在近2000多公里的中緬邊境上,完全實現駐紮和佈防。
7.記者:那這未來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麼?
邱永崢:有些人認為緬甸國防軍跟少數民族武裝不打了,炮彈也不會落在中國境內了,對我們的「一帶一路」、油氣管道等項目有幫助。但這種論調是比較理想的一種,它建立在緬甸對中國高度認同的基礎上。要緬甸不會接受美國、日本等國的挑唆,緬軍也不會聯合日軍、美軍到中國西南邊境來。在排除所有的這些「不會」之後,這樣的理想才是可能的。
但實際上,所有武裝力量歸緬甸中央政府之後,是不是會朝有利中國的方向走,這其中不定因素是很大的。一旦這種不定因素受其他國家挑唆,緬甸在中緬邊境上做些事情,我們就被動了,要知道緬甸跨境民族的影響力可以輻射到中國國內100公里。
8.記者:那中國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呢?
邱永崢:中國肯定是希望中緬邊境沒有戰火。所以中國可以利用很強的幾點優勢:一個是中國的經濟實力眾所周知,那麼可以幫助緬甸全力發展經濟。目前緬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緬甸最快的。那麼我們可以幫助緬北地區發展得更快。只要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成為樣板,自然向心力就產生。比如緬北成了緬甸的香港,大家就會認為中國的引力很強。
第二,緬甸的跨境民族,跟大中華的文明一脈相承。文化交流跟血緣一樣,是斬不斷的。所以可以在文化交流上加大力度,像佤族、果敢族的孩子,在緬甸初中上完後就無處可去了,他們有非常強的意願回中國接受教育,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幫助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教育建設呢?比如可以派人支教。這對跨境少數民族、對緬甸也都有益。所以可做的事情還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