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外媒稱,中國要下手抓跨境電子商務了。對於海淘這個為迎合中國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青睞而生,且日益增長壯大的商業領域,馬上就要開始實行一套新的稅收政策了。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31日報道,日前由商務部公佈的這一政策調整包括提高所謂的「行郵稅」,即目前向電商公司販賣的從海外運至國內的商品所徵收的稅目。此外,此類海外直郵商品將被視作進口商品,進而徵收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具體稅率將視產品類型和價值而定。
商務部表示,將於4月8日開始實行的政策調整意在賦予國內外產品同等地位。不過行業分析師表示,此舉的目的似乎是為了給「中國製造」的產品促銷,而且這會削減阿里巴巴集團、京東商城和其他電商所銷售的為數不多、卻在日漸擴大的海外產品的銷量。
報道稱,這些海淘商品以營養補充劑、優鮮沛等品牌的食品以及尿不濕等母嬰產品為主。北京調研公司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電商的銷售總額高達5萬億人民幣,其中海淘產品的銷售額佔據了一部分,比2012年翻了一番。
幫助國際零售商製作多語種多幣種電商網絡平台的「運動點」技術公司客戶服務部高級副總裁查爾斯·懷特曼說,就在越來越多的海外零售商希望進入中國市場擴展銷路之時,新的徵稅政策或將抑制國內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渴求。
「抬高價格肯定就會壓低需求,」不過效果不會太大,懷特曼說。「對於品牌商品來說,課稅變化可能不會特別明顯。」消費者還是願意花些附加值購買此類產品。
報道稱,事實顯示,中國消費者的確願意多掏錢購買化妝品、奶粉以及其他嬰幼兒產品。中國電商公司表示,鑒於中國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擔憂,此類產品在網絡商城所販賣的進口產品中佔到了絕大多數。
阿里巴巴和京東均表示,儘管稅收政策有變,他們預期中國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強烈需求仍將持續。
稅改出台正值中國經濟放緩之時,經濟增長減速令稅收減少。去年中國的稅收增長為4.8%,與2014年的7.8%相比有所下降。北京正在尋求增長和收入的新來源,並試圖引導經濟向著消費主導型轉變,減少對投資和工業的依賴。同時,北京還迫切地想要推動國有商業的發展,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電商的繁榮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更為物美價廉的商品,且催生了快遞業和其他物流產業的新生就業崗位。為了扶植這一產業的發展,自2012年開始政府就放寬了政策,規定電商公司在從上海、深圳等城市海關進口商品時可只交行郵稅,不用繳納其他稅種。
財政部在發佈稅收政策調整公告時說,低稅務讓電商行業比中國普通進口商和生產同類產品的國內公司更具優勢。
「隨著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政府希望看到輸出消費回流,」尤其是中高端產品,易觀國際的分析師譚奈訊(音)說。
譚說,不同類別的商品稅率不同,因此很難計算政策調整給商品帶來的影響。根據新政策,對於專門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公司來說,如果單筆銷售額不足500元,就需要多繳付將近12%的稅。
珠寶等奢侈品將額外徵收9%-17%不等的稅款。由於政策調整免除了之前相對較重的行郵稅,因而針對個護產品和化妝品的稅款將有所降低。
針對海淘的新課稅政策對於中國國內企業來說或許收效甚微。效率低下,特別是配送方面效率低下,抬高了本地產品的價格。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商品的性價比了。
36歲的李金玉(音譯)是北京一所大學的英語老師,她說自己也想在國內買東西,但她發現這裡的商品通常要比國外賣的貴很多。
她說自己曾經通過亞馬遜網站花了600多塊錢從倫敦購買了一雙打折靴子。同樣的靴子在北京的名品店裡要價1900元人民幣。因而即便新的稅收政策出爐,網購也要比在國內買划算。
「如果我看到心儀的東西,我還是寧願從國外買,」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