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呼和浩特首場集體安葬25家庭參加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4-02]

【文匯網訊】(記者 郭建麗、 實習記者 圖們 內蒙古報道)4月1日10時,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呼和浩特市殯葬管理處在呼和浩特市古林人文紀念園舉行了第一場「節地生態集體免費安葬」,共有25個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32位綠色殯葬踐行者的家屬懷抱逝者的骨灰盒,跟隨工作人員,緩步走向樹葬區、壁葬區、花壇葬區。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逝者的骨灰進行了安葬,擺上花束、水果、糕點、酒水,默哀追思親人,目送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生態安葬叫好不叫座

記者獲悉,呼和浩特市推行生態安葬有六七年,但是收效不理想,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目前,12家經營性公墓,全部設有樹葬、花壇葬、壁葬等墓地,價位在1000元-5000元。此類墓地雖然市民都很認可,但是絕大多數市民在實際操作時依舊選購這樣物美價廉的墓地。2012年,為了推行惠民殯葬,引導群眾選擇生態安葬方式,內蒙古對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特殊困難群體選擇綠色生態安葬方式的在免除基本殯儀服務的基礎上,再減免500元的安葬費用。各地也積極出台生態安葬鼓勵政策,全區選擇綠色生態安葬的已故特殊困難群眾從2012年的172位增加到2014年的2025位,綠色生態安葬逐步得到社會的認同。

25個家庭選擇生態安葬

68歲的市民尹國良告訴記者,我父母是農民,生前他們生活節儉,在離世前也表示,死後一切從簡。因此,我為老人們選擇了花壇葬,把他們的骨灰安葬在花草之下,讓父母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同樣,呼市市民雷先生也為岳父選擇了花壇葬,他表示,選擇生態安葬綠色、文明,是件移風易俗的好事,生前多孝順老人比買塊貴的離譜的墓地有意義的多。」

66歲的阿珍和家裡人,為她的父母選擇了花壇葬。阿珍的父親生前是一位黨員,要求子女在他故去之後,喪葬一定要簡單。今年,正好是阿珍父親逝世10週年,阿珍撫摸著父母的骨灰盒,告訴記者「生前,我們十分孝順父母,他們的晚年是幸福快樂的。當老人離開後,我們作為子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為父母選擇花壇葬,也是完成父親的遺願。」然而,記者獲悉,大部分人認可生態安葬,但真正選擇的人卻不多。楊女士說:「去年母親去世的時候,民政部門向我們推薦了生態安葬,我們覺得好是好,但那樣太簡單,畢竟是最後一次盡孝了,想好好安葬母親。」

倡導綠色生態安葬 內蒙古主導樹葬

內蒙古民政廳副調研員王慶民表示,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綠色生態節地安葬方式,既可以有效降低殯葬活動對土地資源的消耗,又可以遏制亂埋亂葬,又可減輕群眾治喪負擔,滿足群眾逝有所安的喪葬要求。首先要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配套設施要跟得上。樹葬是內蒙古綠色生態葬的主要形式,樹種選擇應以適於內蒙古生長的常綠松、柏科樹種。這些樹種在傳統文化中象徵著永恆和萬古長青,寄托了逝者生前的夙願及生者對逝者的懷念和哀悼。也要根據不同季節、特殊地形和氣候,適當配置一些籐本植物、開花類植物和果樹,這些花草樹木可以美化環境,改變以往公墓一片寂寞淒涼和傷感的情調,吸引更多群眾採用樹葬這一方式。同時,王慶民認為,推廣生態安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5年期間,內蒙古對公益性公墓建設採取『以獎代補』的鼓勵政策,旗縣區建設公益性公墓由自治區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個獎勵100萬元。對於選擇綠色、環保、節地喪葬方式的群眾,政府應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這對於引導群眾支持國家殯葬改革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王爽
夏秋航季 呼和浩特機場預計開通88條航線      [2016-03-26]
李傑翔當選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市長      [2016-02-28]
呼和浩特加大對元宵食品市場監查      [2016-02-22]
呼和浩特首場集體安葬25家庭參加      [2016-04-02]
女老師懷孕須排號 官方:學校不是生二胎的地方      [2016-04-02]
骨灰變「寶石」 上海引入殯葬新形式      [2016-04-02]
毀容少女周巖母親:已收到陶家180萬賠償款      [2016-04-02]
軍報:2014年軍演導彈意外爆炸 士兵犧牲      [2016-04-02]
4月10號起 外省臨牌車不能進上海外環      [2016-04-02]
習近平出席核安全峰會後啟程回國      [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