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錢作怪

2016-07-17

【文匯網訊】本港傳媒人、親子作家屈穎妍女士近日在《晴報》刊發專欄文章《錢作怪》,批評某些香港人「愛」遊行、示威,指出「今日的遊行,主題只是幌子,捐款才是目的。」以下為屈穎妍女士的評論文章《錢作怪》全文:

說香港是個示威之都真不為過,打開報紙,每日總有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和公眾集會。我最怕人多,也討厭叫口號,所以遊行示威不是我杯茶,不過倒也好奇,到底香港人的集會行為多成點?於是特別上香港警務處網頁翻查一下。

原來這十年香港公眾集會及遊行數字一直井噴式上升,由2006年每年2,228宗,增至2015年的6,029宗,即是說,這小島每日最少有16宗示威遊行在發生。香港人,你們不用搵食嗎?有無咁得閒?有無咁多不滿呀?

不知有沒有人再仔細做統計,這6,029宗示威遊行,到底所為何事?搞手是誰?參與者誰?如果能理出一個脈絡,相信可以反映一個現象:誰是職業示威者?

我又一直好奇,這些遊行搞手,不用上班嗎?日日示威,靠甚麼吃飯?於是,又試試找些數據去理解一下他們的心態。

今日的遊行,主題只是幌子,捐款才是目的。就以剛過去的七一遊行為例,出動半日,看看各政黨政團的捐款箱進帳多少?香港眾志,$500,000;人民力量,$200,000;公民黨,$441,000;民主黨,$175,000;社民連,$420,000;工黨,$140,000。

有甚麼工,不用腦力、不論學歷、不須勞苦,站在街頭捧個箱叫喊半日就有50萬收入?對,就是遊行。看由娃娃兵組成的香港眾志,籌款竟多於飽讀律法的大狀黨,大家終於明白黃之鋒為甚麼不正經讀書?政客為甚麼不做正事?一切還不是一個錢字。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