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李兵 四川阿壩報道)8月8日,川甘青三地群眾成群結隊來到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載歌載舞共慶壤巴拉節。開幕式上,當地獨具特色的財神迎請儀式,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不少專家學者和遊客的喜愛。
據悉,「藏巴拉」為藏族供奉的財神爺,在四川壤塘境內正好有一座「藏巴拉」神山,「壤塘」縣名由此而來,意為「財神壩子」。八和十八,被藏族看作跟發財有關的數字,於是,當地人便將每年8月8日確定為壤巴拉節。
壤塘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大渡河上游,地處川甘青三地結合部。境內棒托寺塔群與西藏降扎寺和甘孜州色達寺齊名,確爾基寺、澤布基寺和藏哇寺為世界唯一覺囊文化中心,「梵音古樂」成為我國藏傳佛教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日斯滿巴碉房被譽為藏族民居之王,福氣九奶袋更是受到廣大群眾喜愛。
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展示文化多樣性,8月8日至9日,壤塘縣舉行以「文化•和諧•奔康」為主題的「壤巴拉節」暨文化發展大會活動。此次大會包含文化發展大會、壤巴拉文化發展論壇,以及藏戲匯演、財神迎請儀式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民俗文化璀璨奪目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各具特色。壤塘縣藏戲團成立後共創作劇本11個,其中包括《文成公主》、《赤松德贊》等,在第四屆成都國際非遺節、「西博會」上成功演出,震撼了無數觀眾。
由確爾基寺、澤布基寺和藏哇寺組成的覺囊文化中心,規模宏大,歷史悠久, 「中國第一、世界唯一」。因建築獨特的寺院、恢弘的佛塔、經久傳世的文物、財神的傳說享譽四海,2007年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棒托寺與藏區著名的三大塔林西藏降扎寺和甘孜州色達寺齊名,石刻藏經集中在塔林中央,有藏學專家稱之為藏傳佛教中塔的「博物館」,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藏茶、藏香源遠流長數百年,其製作工藝早已成為壤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壤塘製作的福氣九奶袋,經高僧大德加持法力後,更是平安、招財、智慧的象徵。
11傳習所傳承民俗
「孩子們在這裡學習,不僅不繳生活費,每個月還有300元的補貼。」8月8日,記者一行來到壤塘縣唐卡傳習所,一個四合院的兩層小樓住滿了學員,他們正在聚精會神繪著唐卡。負責人隆日介紹,傳習所共有500多名學員,不僅讓他們有了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讓唐卡這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短短半天時間裡,記者一行先後深入藏茶、藏香、藏藥、藏戲等傳習所採訪,見到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民間傳揚。壤塘縣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已建起11個傳習所。
「這種方式,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逐步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化相協調,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民間文化保護工作人才培訓體系。」上述負責人說,壤塘已找到一條深度挖掘、保護和弘揚優秀民間文化的基本路徑,徹底改變了非遺文化「小眾文化發展、傳承單一易流失」的不利局面。
責任編輯:于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