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命名「墨子號」

2016-08-15
「墨子號」即將升空之際,量子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記者採訪。「墨子號」即將升空之際,量子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記者採訪。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凝哲 酒泉報道)中國製造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衛星,下同)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號」。量子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15日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公元前400餘年,中國先賢墨子就發現小孔成像原理並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這一較西方早千餘年的發現,為當今的量子通信研究奠定基礎。此次將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命名為「墨子號」,不僅是告訴公眾中國古代科學家取得的非凡成就,更體現出中國現代科學家在國家大力支持下也可如先賢一樣完成全球首創的科學研究。

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瞭解到,「墨子號」量子衛星的發射工作已基本就緒。自量子衛星7月初運抵酒泉後,相關部門對衛星開展了為期20餘天的技術區測試與檢查工作,包括衛星的光學性能、電性能及安裝精度的檢驗,另外為衛星供電的太陽能陣帆板也已經安裝完畢。

「很多人知道墨子,但不知道墨子其實還是非常有名的科學家,考古發現,墨子很早就發現了小孔成像原理,證明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比西方早了一千年左右」,潘建偉自豪的談起墨子當年的科學成就。他說,讀過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的著作後才發現,墨子還曾提出過牛頓第一定律,也就是如果一個物體沒有受到任何阻力的話,就會永遠沿著直線勻速運動下去。此外,墨子也曾提出過粒子學說的概念。

潘建偉是中國第一個70後院士,在國際科學界享有盛名。此次將心愛的量子衛星命名為「墨子號」,潘建偉說主要出於兩方面考量。第一,是想告訴公眾,其實中國古代就有非常偉大的科學家,提出過很多類似粒子學說等科學史上首次的概念。另一方面,「墨子號」量子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將量子通信實驗「搬上」太空,這顯示出,在國家支持下,中國現代的科學家也可以做出很好的科學成果。

從「墨子號」這個名字,人們能夠讀出中國科學家們的科學浪漫主義情懷。一向在媒體面前嚴肅低調的潘建偉,也在量子衛星即將升空之際,不經意間流露出科學家的人文底蘊。「墨子是非常偉大的光學家,而我們現在做量子通信和量子衛星,所用的手段都是光或者光量子,將墨子這位古代先賢的名字為量子衛星命名,確實有著如時空穿越般的意味」,潘建偉笑著說。

責任編輯:萊拉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