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岳 甘肅報道)「敦煌文博園主題藝術展」日前在天賜一秀·敦煌文博園內的敦煌國際美術館開幕,除書畫作品外,還展出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古樸精美、渾厚高雅的栗亭硯。這一始於宋代,有1300餘年歷史且曾一度失傳的古硯及依據石材自然形態、紋理精雕細琢的技藝收穫一片讚譽,我國著名藝術設計家、中美協副主席、「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女兒常沙娜贊之曰「十分精美」,希望今後繼續保持只做精品,並祝越來越好。
參觀敦煌文博園時,常沙娜看到九色鹿故事硯台異常高興,這方根據敦煌莫高窟壁畫故事製作的硯台,讓她情不自禁地指著硯台上的圖案,為在場的人講述了九色鹿的故事:古印度恆河邊,九色鹿救起失足溺水者,但溺水者禁不住重金懸賞誘惑,向國王洩秘並帶路去獵殺九色鹿,九色鹿流下悲憤的眼淚並用人語向國王說明了一切,國王被感動遂下令不許傷害九色鹿,溺水者因自食其言,頓時渾身長瘡、滿口腥臭。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非遺中心主任連輯參觀後亦高度讚賞栗亭硯及復活這一項目的創舉,並表示,此次展覽具有很高的水準,為文博會做了很好的補充。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雄帶領的廣東統戰工作考察團觀展後表示,將和栗亭硯項目運作方——敦煌天賜一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聯繫機制,進一步加強溝通和交流。
敦煌市委書記詹順舟表示,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以來,各分項的論壇、展覽、演出陸續登場,秉承「永不落幕的文博會」的設計,希望敦煌文博園加快後續工程建設及各項功能配套、園林管理設計、硯台開發的步伐,讓文博園早日成為甘肅華夏文明的新名片,成為敦煌文化旅遊的新熱點和文博盛會發展的新依托。
敦煌天賜一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秀玲表示,敦煌,既是一個地名,又是一個文化符號,建設敦煌文博園,就是要把歷史,現實和未來連起來,把文化、旅遊和經貿連起來,把敦煌和世界聯繫起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魅力的文化品牌,做敦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將竭盡全力把敦煌文博園打造成建築的博覽園、精品的薈萃園、文化的大觀園,成為繼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之後敦煌著名的人文景點。
栗亭硯因石材取自古栗亭縣境內(今甘肅隴南成縣、徽縣一帶)而得名,制硯歷史悠久,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硯史》中記載:「栗亭石,色青,有銅點大如指,理慢,發墨不乏,亦有瓦礫之象。成州栗玉硯 ,理堅,色如栗,不甚著墨,為器甚佳。」栗亭石顏色豐富,以栗、栗黃、灰青居多,一硯之中顏色過渡自然、紋理獨特分明,有石紋水渦迴旋,更有金絲銀線縱橫其中,石質細膩而稍堅,肌理如玉,呵氣如霧,發墨好,不損毫。上世界七十年代末,數名日本專家專程赴徽縣、成縣訪考栗亭硯,卻因失傳太久無功而返。
2006年,徽縣政府挖掘開發曾一度失傳的栗亭硯製作工藝,次年在伏家鎮郭家莊附近找到石材老坑,成功刻製出硯品,此後甘肅天賜一秀根石藝術有限公司作為產業專營,目前已產出栗亭硯1200多方,造型奇特、形色誘人,與中國四大名硯各具特色,是集觀賞、實用、收藏於一身的工藝佳品。2008年,200方栗亭硯精品在北京參加了 「首屆亞洲高端文化產品博覽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展」,贏得了國內外專家一致好評和文化界人士高度重視,聲名鵲起,成為硯中新貴。
責任編輯:A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