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道,中國似乎正在迅速推進人工島嶼基地的建設進度,並且可能改變南中國海的軍事力量對比。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估計,這批島嶼基地會讓中國具備「部署一系列進攻性和防禦性軍事實力」的能力以及「向該地區迅速投放進攻性軍事力量的重要能力」。他還表示,這些設施可能會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竣工」,如今這個時間範圍取決於我們。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10日刊登《美國陸軍的遠程導彈是壓制中國人工島嶼的最佳武器》一文稱,為了讓美國保持為維護本國在南中國海的國家利益而實施干預的能力,美國需要迅速制訂創新計劃和手段來應對這些島嶼基地,而且需要在幾個月而不是幾年之內拿出行動。
文章稱,軍事歷史表明,最有效的軍事創新通常都是在考慮到這種具體的對手和作戰挑戰的情況下產生的。正如學者麥格雷戈·諾克斯和威廉森·默裡在《1300-2050年的軍事革命態勢》一書中所說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產生的一批重大軍事創新——諸兵種合成地面作戰、航母作戰以及兩棲作戰——是在現實存在的具體對手的激發下形成的。同樣,冷戰期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抵消戰略」意在分別利用美國在核武器和精確打擊方面具有的優勢來對付蘇聯軍隊在歐洲戰區所構成的具體挑戰。隨著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繼續推進其新的多領域作戰理念,中國迅速發展人工島嶼基地的局面形成了一個日益突出的現實問題,需要具體的軍事解決方案,而且要快。
文章列舉了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武器庫中目前已經擁有或者未來將要擁有的地對地導彈: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已經開始服役)和遠程精確火力導彈(LRPF,目前正在研發,計劃於2027年部署)。雖然中國在過去一二十年裡已經部署了大量精確打擊遠程地對地彈道和巡航導彈,美國卻在這方面行動遲緩,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導條約》的約束,同時也是因為對部署非核彈道導彈的做法存在不安——中國領導人顯然沒有同樣的不安情緒。如此一來,美國的海上力量投放和大規模精確打擊理念主要關注像戰鬥機、遠程轟炸機和航空母艦這樣的傳統打擊平台。中國的人工島嶼靠近美國盟友的領土,再加上按照規劃LRPF導彈的射程會更遠,這就提供了採取另一種方案的機會。
文章稱,應該來算算賬:首先,根據最近的出口銷售數字,單枚ATACMS導彈的花費似乎達到約110萬美元;與之對應的可空運的移動發射裝置每個費用約為350萬美元。雖然ATACMS導彈不適合用於真正遠程穿透打擊或海空控制行動,但是說到「踹開(中國人工島嶼基地的)大門」這樣的具體任務,它似乎是一個相對便宜的解決方案。相對於讓其他成本高得多的打擊平台——比如造價高達1億美元左右的聯合攻擊戰鬥機或者造價超過數十億美元的戰艦——去冒這個風險,ATACMS顯得更有成本上的優勢,這樣一來就可以讓那些造價更高的軍事資產去執行更加深入的打擊行動或其他最為緊要的軍事任務。
文章稱,值得注意的是,ATACMS導彈在美國兩次攻打伊拉克時都用來進行防空壓制,在降低自身所面臨風險的情況下去打擊敵方導彈防禦力量,並減少後續採取行動的攻擊機所面臨的危險,目前美國空軍特種作戰部隊依然在接受這樣的訓練。
同樣重要的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應該大大加快對LRPF導彈的研發和大規模採購。美國還應該向其盟友和中國表明,一旦美國從海上實施單方面干預行動來維護海上法制或者南中國海的通航自由,這種導彈甚至可以從後勤保障船隻或者其他任何擁有開放式甲板從而容納車載發射裝置的平台上發射出去。
責任編輯:蘇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