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今年以來部分內地城市房價飛漲,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這一輪驚人漲幅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近日在北京舉行的《財經》年會上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存在嚴重問題,土地和租房市場壟斷,導致開發商、地方政府等各方主體向房地產市場轉移,經濟下行期的流動性過剩和資產荒背景,導致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這種利益驅動下的經濟的房地產化是導致樓市過熱的深層根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消極調控、顛倒中央調控思路也是房價恐慌性暴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倪鵬飛稱,經濟下行期的流動性過剩和資產荒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開發商、實體企業、中介機構、高收入群體等各市場主體合作博弈,一致指向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投機和投資,所帶來的巨額資金流入,是本輪樓市局部過熱的主要源頭。
另一方面,倪鵬飛認為,地王的頻繁出現也加速了樓市過熱和恐慌情緒。尤其6-8月份一二線核心城市房價急轉直上便是由地方直接驅動的,地價上漲直接導致房價上漲,地王一拍出導致了嚴重的市場恐慌心理。
此外,倪鵬飛強調,地方政府消極調控也是房價恐慌性暴漲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表示,去年底中央明確提法是「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一二線城市還要抑制投機」,但在地方具體執行過程中,一二線城市並未很好執行該政策,一二線城市庫存不大但卻去庫存,供給減少,導致房價大漲,而應該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出於財政考慮,未能減少供給卻又增加新投資,尤其上半年,三四線城市的投資開工增長率甚至高於一二線城市,搞反了中央政策意圖。
全聯房地產商會秘書長鍾彬也在同一場合表示,」為什麼房價漲那麼厲害?因為物以稀為貴。大家可以查一下幾個重要城市今年的土地供應是不是完成了指標。如果土地出讓足夠,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足夠,房價漲幅會這麼大嗎?」鍾彬認為,樓市調控首先要調控貨幣;其次要保證有足夠的土地出讓,從而確保足夠的投資增長,減小房價漲幅。
責任編輯: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