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日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文化部6日舉行發佈會稱,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多部門將聯合推動「二十四節氣」保護計劃,建立「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
據介紹,文化部和農業部等部門已聯合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根據計劃,相關部門將每年組織舉辦2期「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培訓班,以期在5年內培訓300人。培訓內容包括「二十四節氣」的專門知識、保護行動及其策略舉措。同時,還將組織來自農學、天文學、民俗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為中小學生編寫「二十四節氣」知識讀本,開設專題講座,並設計或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另外,多部門還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二十四節氣」調查,記錄該遺產項目的存續現狀,全面搜集口頭資料(包括相關的傳說、歌謠、諺語、民俗資料等)、文獻資料(包括古今文本)及與之相關的實物資料等,運用數字技術手段進行系統化建檔和保存。同時,組織有關機構、專家、學者開展二十四節氣學術研究,每2年舉辦一次專題學術研討會,每5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交流保護經驗,促進跨學科對話,出版研究成果。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第31個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項目,也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責任編輯:梁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