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逆全球化潮流下 中國應著眼修煉內功

2016-12-10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琳、何玫 三亞報道)隨著今年一系列「黑天鵝」事件爆發,逆全球化的潮流正在上升。面對新的國際形勢,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在今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必須做好內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同時量力而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另一方面,中國還需警惕全球貨幣政策不一致可能引發的金融危機風險。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表示,過去在經濟範圍擴張過程中,所有的宏觀經濟政策都是總需求管理,危機八年的情況證明這個政策已經在失效,尤其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極度的擴張,並沒有效提升經濟增長。原有的經濟政策框架出現問題,各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出現。如果上一輪週期是全球化,那麼這一輪週期很可能是去全球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必須做好內功,不能再寄希望於出口,擴大內需是不得不為之的事。因此,結構性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擴大中國內需的核心途徑,也將為中國奠定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曹遠征說。

曹遠征還提醒,在美國未來可能出現連續的加息過程,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低利率,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性會引起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出現類似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中國必須對此未雨綢繆。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則建議,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中國在2017年的政策著力點可以放在三個方面:一是把90%的精力放在國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通過推動「一帶一路」,來深化中國下一步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改革;三是量力而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

此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魏加寧強調,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有些鬆緊兩難。比如貨幣政策如果升息,經濟已經在下行,企業承受不了;如果降息,資本已經在外流,就會加速。因此必須加快供給側改革步伐,唯有改革可以避險,也唯有改革可以攻堅克難。

責任編輯:于岄鳴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