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官媒首提中國經濟「新方位」

2016-12-14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4日在京開幕,內地三大官媒同時發文,總結過去一年經濟發展和改革成績,並為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論「吹風」。《人民日報》頭版刊文首次使用中國經濟「新方位」的表述。分析指出,這是本屆中央高層再對當前形勢作出新判斷,是「新常態」理念的延續和深化。有分析稱,明後年對經濟增長的指標壓力減輕,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和力度都會增大。人民日報文章亦重申,站在新方位上的中國經濟運行必是「L」走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不能停歇。

《人民日報》文章稱,「中國經濟正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在螺旋式上升的發展歷程中進入了一個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從理論邏輯看,經濟新方位包括三重含義。一是新起點,即中國經濟已處於新的發展階段,進入了中高速增長、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二是新方向目標,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按照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三是新發展定位,即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探索中國模式和道路。

繼2014年提出「新常態」、2015年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中央再提「新方位」,一個重要背景是與兩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又進入新階段。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向本報指出,按6.7%的預計增速計算,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是2000年的4.22倍,提前4年實現中共十六大提出的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這是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預計2017年人均GDP也將達到2000年的4倍以上,提前3年實現十七大提出的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這也為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上了兩道「保險」。

分析指,2016年經濟企穩回升,減輕了未來幾年的增長壓力,因為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目標需要年均6.5%的增長「保底」,這意味著增大了明後年淡化增長、推進改革的政策空間。

專家認為,對於站在新方位上的中國經濟,首要任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稍早前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一年,改革目標還遠未完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尚未形成。當前中國經濟最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之一,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金融領域和房地產領域出現資產泡沫現象,非實體經濟聚集過多發展資源,嚴重削弱了增長新動力賴以形成的基礎。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人民日報文章亦表示,中國經濟在關注「需求側」的同時更多將目光對準「供給側」,要與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劃清界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要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文章還強調,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

中國經濟「新方位」關鍵詞

三個節點: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

一個走勢: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

三個維度:速度上,與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劃清界線;結構上,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動力上,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供給側改革「四則運算」:瞄準過剩產能做減法,瞄準短板做加法,瞄準創新做乘法,「乘」出新動能,瞄準放活做除法。(海巖 整理)

責任編輯:陳敏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