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基本法將入港初中課程 使學生了解「一國兩制」

2016-12-22

【文匯網訊】香港回歸近20年,《基本法》在中學課程一直沒有課時安排。有港媒報道稱,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已通過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將新增《基本法》課時要求,全香港中學須在初中的三年內,預留至少15小時教授《基本法》。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課程發展議會上月底通過修訂後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並就更新作出最後建議,港府將於明年1月正式公佈,向中學校長進行三場簡報會,學校須按指引審視校內課程。據介紹,新指引將首度要求中學須在初中的三年內,預留至少共15小時的課時,以一般中學課堂每節40分鐘計算,即須安排約22堂課教授《基本法》,這是香港回歸近20年來首次就《基本法》設立課時要求,至於高中階段則不設課時指標。

據瞭解,學校可選擇如何編配《基本法》課時安排,比如把課時全部集中在初中三年級施教,或按教學需要分配在初一到初三。除課堂講授外,指引也容許學校靈活選擇教學形式,既可作為綜合人文、生活與社會等科目的教學單元,也可獨立作為教學活動,也可配合電子學習、境內外的學習經歷活動等。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稱,現在中學在初中階段有不同形式推行《基本法》教育,預計學校須滿足3年共15小時的課時要求並不困難。她認為,中學不應只著眼於達到課時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學活動的質量,讓學生能深入理解《基本法》與「一國兩制」。

近年「占中」與「港獨」等非法活動中,不乏香港中學生參與,令港府銳意加強《基本法》教育,先後推出兩套《基本法》中學教材。內容較生活化的「明法達義《基本法》學習教材」去年推出修訂版本,首次列入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強調中央政府在香港政制改革擔當的角色。至於「活學趣論·基本說法」《基本法》視像教材,則節錄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委員譚惠珠等專家與學生舉辦論壇時的片段,輔以《基本法》條文逐一解釋。兩套教材的建議學習時數分別是48小時和7小時,教師可按需要自行選材。

責任編輯:黛霁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