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文森) 署理發展局局長馬紹祥5日發表網誌,指發展局十分重視文物保育,目前有114項法定古蹟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古物諮詢委員會亦為超過1,300幢歷史建築進行評級,以提供客觀基礎,釐定歷史建築的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他又指私人業主推動保育歷史建築亦非常重要,如跑馬地一間攝影博物館是由三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
發展局稱重視文物保育
馬紹祥以「文物探知 時代憶記」為題發表網誌,指政府一直努力推動保育,如發展局轄下的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透過「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為19幢政府歷史建築進行活化,其中8項活化工程已經完成,當中4項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他又指,今年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回首香港由一個漁村,演變成今日的國際大都會,數代人見證時代的變遷和建築的更替。他介紹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古物古蹟辦事處籌劃的「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展覽,希望市民回顧香港歷史建築昔日的重要角色,並了解政府如何透過保育工作,讓歷史建築在現代社會重新發揮作用,以及政府在歷史文物保育方面的努力成果。
港物探知館展出珍貴文物
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的展覽,以輕鬆手法透過兩個出生於1920年代港島市區和新界圍村的虛構人物故事,串連起與出生、居住、信仰、教育、醫療、娛樂、婚姻等不同生活層面有關的歷史建築,立體地勾畫出香港早期的建築風貌,娓娓道出建築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和藝術,讓人細味。場內亦展出了不少珍貴的建築構件、文獻、文物和照片。
重點展品包括中環聖約翰座堂第一代的主教座、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當舖(元朗舊墟晉源押)木招牌、中環域多利監獄門鎖及鎖匙、錦田長春園往日鄧氏子弟習武用的鑄鐵關刀、西貢滘西洲洪聖古廟珍藏的簽文木刻文物、東華三院上環文武廟的神像衣飾等,市民不妨細心駐足觀賞。
除了珍貴的古物外,更有先進的三維立體掃描和打印技術製作的影像和模型,將香港多采多姿的歷史建築和先進的修繕技術呈現觀眾眼前,市民仿如穿梭於真實的歷史建築場景,走進從不或甚少對外開放的神秘地方。古蹟辦亦邀請了業餘積木疊砌喜好團體「東方之磚」,以積木疊砌歷史建築模型,輕鬆地展現古蹟的建築特色,甚具創意。
責任編輯:Sa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