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題|深圳研發投入占GDP4.05%超香港

2017-03-12
2016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1.9%,預測今年香港GDP增長可達到2%至3%。圖為香港中環(新華社)

2016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1.9%,預測今年香港GDP增長可達到2%至3%。圖為香港中環(新華社)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何花)3月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參加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會議審議時,特別把深圳和香港進行了對比。他指出,三十年前深圳是個小漁村,那個時候香港是亞洲四小龍;過去香港是國際性大都市,深圳就是小漁村。三十多年來深圳就是按照中央要求抓改革開放,抓創新,迅猛發展,再過兩三年經濟總量就要趕上超過香港。張德江意味深長地問道:香港作何感想?同樣環境同樣條件,某種意義上深圳條件不如香港,為什麼香港這些年反倒出現了倒退?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特派記者在深圳市深入採訪,梳理當今香港、深圳兩地在高新科技、文化產業、金融物流及現代服務等幾大支柱產業的「同」與「不同」,發現深圳已經從學習者、追趕者,變成超越者。

深港兩地間長期以來科技合作密切,從2006年兩地共建深港創新圈以來,技術、人才交流越來越頻密。近年來,兩地科技產業發展呈現出了差異化,深圳高科技產業日新月異,華為、騰訊、大疆等高新企業逐漸成為有影響力的世界級企業。然而,與內地相比,香港的高科技創新,卻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

根據香港統計署提供的數字,2013年,香港的科技研發開支僅為150億港元,占GDP0.73%。而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2013年的研發投入為720億港元,占GDP比重達到4%,深港在研發支出上的投入差已經接近5倍。

在傳統意義上的「亞洲四小龍」行列中,香港的研發投入依舊是落後的。新加坡、韓國和台灣的科研開支都佔到了GDP的2%-4%;甚至連非洲國家烏干達,其0.98%的研發投入比重也比香港高。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統計,深圳全市研發投入已超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GDP的比值達4.05%,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深圳最新的規劃,該市2020年研發投入比例要達到「4.25%」,意味著深圳的研發創新能力將處於世界一流水平,即每年要保持與GDP增速同步增長,並且達到10%以上。

據瞭解,深圳市政府所鼓勵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該市GDP貢獻率達40.3%。互聯網產業產值去年同比增15.3%;生物產業增長13.4%;新能源產業增長29.3%;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設備產業增長20.2%。

而香港GDP中六大優勢新產業(文化及創意、醫療、教育、創新及科技、檢測及認證、環保)於2015年的增加值占GDP僅為8.9%。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深圳目前較香港已顯現較大優勢。

今日的深圳,孵化器遍地,高科技創新項目大量湧現,被稱為「中國硅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滲透到了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以移動支付為例,目前深圳市民出門可以完全實現電子支付,9成商戶可以接受微信和支付寶電子支付,衣食住行全覆蓋。

而香港的移動支付雖然起步早,卻在後續發展過程中停滯。八達通20年前就已誕生,當時香港的電子貨幣系統曾全球領先,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八達通依然停留在實體卡的狀態。而近年來內地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手機支付已經遍佈各個生活消費場景,基本實現了「出門不帶錢,支付使手機」。

相比內地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香港的IT人才在本土幾乎找不到創業的土壤,而要選擇北上深圳。

(記者何花整理)

責任編輯:陳敏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