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記者 姜嘉軒)步姿與足部健康息息相關,但很多人都嫌要到專業診所才能接受檢測太過麻煩。浸會大學物理系客席教授張大健從檢查車輛狀況中得到啟發,研發出便攜式步態分析器,用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自行收集步行數據,十步即可識別扁平足、長短腳、內八字腳等毛病,方便用家選擇鞋款、鞋墊加以矯正。另團隊又一研發出便攜式身體平衡計,監測用家體格健康及評估跌倒風險。上述兩項發明早前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取得多項大獎,有望兩年內面世。
張大健曾為小巴「把脈」,利用智能手機收集車輛震動數據,分析出小巴是否需要維修,該研究找出分析演算法準確推測出車輛何時需要維修,這方面已在美國申請專利。後來,他將研究進一步擴大至人類走路的震動,「人走路時,每一步其實就是上下、前後和左右三組擺動方向的結合,測試後發現原來都Work」,逐漸就發展出便攜式步態分析器及身體平衡計。
據了解,目前專業級別的步姿檢測實驗室,成本數以百萬元計,單是步態測試儀(GAITRite)已需要30萬元,而且這類測試需時較長,一日也許只能服務兩人。至於目前可測步數的電子手環產品,一般沒有分析步姿功能。
手機扣腰背行路蒐數據
為此張大健開始研發便攜式步態分析器,透過分析演算法可得知步行者的步行規律、姿勢、足弓狀況、協調、雙膝彎曲度、顫抖狀況、爆發力、反應時間、長者步行時「拖步」的情況,以及多項以往未能探測的走路動態資訊。張大健並即席安排示範,用家只要將已安裝手機應用程式的智能手機扣在腰背,行走十步便能產生足夠數據以作分析,非常方便。
「用家有否扁平足、長短腳、內八字腳、腳震等毛病,分析數據便能一目了然」,張大健指這些數據不僅有助醫生作出決策,也有助持續跟進病人狀況。同時分析器亦可檢測出用家穿鞋前後的差距,得知鞋子對足部的保護狀況是否理想。此外,分析器亦有潛力應用於體育層面,包括可利用數據調整運動員跑姿,改善競技水平。
另推平衡器減跌倒風險
張大健團隊亦研發出便攜式身體平衡計,使用者只需站立在平衡器上十秒,便可記錄其用作平衡的移動幅度,評估使用者的平衡指標,以減低跌倒風險。
張大健指上述兩項發明的優勢在於輕巧,目前已將平衡計做成體重磅般大小,預計價錢約數百元至千元不等,較目前同類產品3萬至16萬港元的價格為低,「希望人人都負擔得到」。至於分析器或以手機應用程式上架的方式推出,兩者有望最快兩年內商品化。
於今年4月在瑞士舉行的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便攜式步態分析器及便攜式身體平衡計,分別獲得運動組別優異金獎及金獎;又在羅馬尼亞創新科技協會同時獲得兩個特別大獎。
責任編輯:于岄鳴